北大称不会无限扩大校长推荐规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大称不会无限扩大校长推荐规模

2010年11月02日 05:4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161所中学校长可推荐学生上北大”追踪

  本报讯 北京共有13所中学获得了2011年度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共有13至21个推荐名额。该校昨日表示,北大不会无限扩大校长推荐规模。

  新增中学名额均只有1人

  该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获得推荐名额的数量主要是根据中学办学实际情况并考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这项措施仍处在试验阶段,目前仍需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稳步推进,不可能无限制扩张,因此新增的中学推荐名额均只有1人。

  北大赞赏“不用完名额”

  北大招办负责人称,获得较多名额的中学也可以不用完名额,“2010年度,河南郑州一中虽然最多可推荐3名考生,但最后只推荐了1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北大尝试用过程性评价替代一次性评价,逐步扭转乃至改变目前“唯高考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宽广的视野。

  ■ 焦点

  申请中学数量缘何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申请中学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对此不做猜测和评价。”该负责人昨日通过邮件回应了2011年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中学数量明显下降的问题。

  2010年度只在13个省份试点,400多所中学申请。2011年度要在全国推行,却只有近200所中学申请。据了解,在北大招办公布了2010年度的方案后,有一些非试点省份的中学也递交了申请,最终只有39所中学获得了资质。

  该负责人表示,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结论。其援引媒体人士曹景行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率先实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争议,现在看来实际效果应该不错。上海的同济大学最近表示也将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可见这种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逐渐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中学最多推荐名额缘何减少?

  2010年度一些中学最多获得了5个名额,但2011年度有些中学的最多推荐名额降为3名,其中包括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该负责人解释,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是因为总名额的限制。与2010年度相比,2011年度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扩充了122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这使得推荐名额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北大表示,该校也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2011年度评议过程中,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的中学和学生给予了特别关注,“这些新增的中学消化了部分推荐名额增量。换句话说,原有中学的推荐名额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

  该负责人不认可“这些学校是因为推荐的生源质量不高才被减少推荐名额”的说法。首批获得推荐的90名考生中,3人高考发挥欠佳未能达到北大当地录取线,2人选择了香港高校,另有20人因具有保送资格被提前保送,其余65人均被北大录取。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首批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候选人非常优秀。

  ■ 追访

  “校长推荐制”不看好书呆子

  这次北京新增9所中学。部分中学校长表示,在学习成绩不错的前提下,具有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是被推荐的首选,“书呆子”不在考虑范围内。

  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表示,推荐学生的首要标准还是综合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强、反应快、沟通能力强的我会首选,在人面前不敢说话、机械学习的书呆子、没礼貌没爱心的学生第一轮就会被淘汰掉。”

  今年新增的9所学校的推荐名额都是1名,去年就参加校长推荐的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的名额由5名减少为3名。对此,一名校长表示,由于北大给的总名额数量有限,在扩大学校数量的同时,就将一些学校的名额数相对减少一些,“目的是将选拔范围扩大。”

  民族大学附中可谓一匹黑马,无论是去年就开始进行推荐的四所中学、还是今年新晋的其他8所中学,在北京都是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民族大学附中相对来说比较陌生。据悉,北大之所以选择该校,主要是考虑可直接在这所学校选拔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学生,“省时省力”,一些校长说。

  ■ 分析

  校长推荐

  北大和中学实现“双赢”

  “校长推荐制”到底谁获利?一名中学校长表示,这个制度对学校的作用其实不大,优质生不用推荐也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校,但各个中学纷纷申报“校长推荐”,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荣誉价值,“被北大认可的学校必然是优质学校。”

  该校长表示,北大此举确实是招生上的一个改革,至少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但此举也给该校带来了好处,提前掌握了生源优势,“所推荐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好学校,学校推荐的学生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 杜丁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