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流动儿童生存片段:早熟的孩子从等妈妈到赶走妈妈

2010年11月18日 15:17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1月15日,乌鲁木齐市雪莲小学的孩子们放学回家。据介绍,该小学有1700余名学生,其中流动儿童占98%。

  “我辛辛苦苦打工供你上学,你倒好,两门功课加起来都不及格,还上个鬼……”11月6日,在乌鲁木齐火车站西北面的一间平房里,老杨板着脸,扬起手欲打儿子。

  “你以为我不想好好学,你管过我吗?天天忙,不忙的时候就知道喝酒、打牌……”儿子小康不仅没躲,还瞪大眼与老杨对视,几乎是吼着与父亲对话。

  老杨最终放下了手。老杨和儿子是乌鲁木齐逾63万流动人口的一个缩影。

  据有关部门统计,新疆流动人口目前已超过350万人,其中乌鲁木齐有逾63万人,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人口流动由过去的单身、“候鸟式”流动,向“家庭式”、“家族式”、“迁徙式”流动转变。

  伴随这种转变而来的是衍生的流动儿童,他们的生活、教育、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日,本报记者多次探访在首府及周边生活的流动儿童。

  缺失的家庭教育

  打工父亲的困惑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

  11月5日,得知记者采访流动儿童的事情时,一个朋友将老杨的电话告诉了记者,当时,老杨正在和朋友喝酒,让记者下午再打电话。记者下午电话联系时,电话始终没人接。

  第二天,记者拨打老杨电话时,电话已经停机。没办法,记者给老杨的手机里充了10块钱,没通,再充10块钱,电话通了,记者总算见到了老杨。

  满脸胡须,一头乱发,一身灰旧的羽绒服,刚刚41岁的老杨,看起来像50多岁;被老杨教训的小康,穿着时尚,留着阴阳头,额前染着一束黄色头发,桀骜不驯的眼神里,写满了对父亲的不屑。

  在老杨的眼里,这个儿子太不争气;而在儿子眼里,父亲不称职。父子俩的矛盾,他们自己不知怎样去调和。

  老杨是四川来疆的务工者,他告诉记者,平时他在建筑工地干杂活,冬天闲暇时会打零工,有时还会去火车站排队倒火车票。去年干活时没拿上钱,倒火车票时又被抓住关了十几天,没办法,老杨的妻子春节带着孩子回老家了。今年一开春,两个人一商量,还是要来新疆打工。

  “我三个娃,老大爷爷奶奶带着,在家里上学,老二和老小跟着我们。”老杨说,前阵子因为爷爷摔了一跤,没办法,妻子带着老小回家了,老二和他继续留在这里。

  “我没文化,又忙,不会辅导他(做功课),只知道每天督促他,至于他学了啥,我也不清楚。”老杨说,小康学习不好,又调皮,常和同学争吵、打架,学校老师打电话来都不敢接,每次处理孩子的事,都让他觉得很丢脸,一烦就喝酒,喝完酒孩子和他顶,他一生气就打孩子。

  桀骜儿子的烦恼频转学听课像听天书

  “我现在这样,还不都是你造成的,我根本就不想上学。”小康对父亲说。

  小康告诉记者,因为父亲的工作地点不固定,每次和老师、同学刚熟悉,父亲工作换了,他就会跟着换学校。换一个学校容易,但是学校老师不一样,课程进度不一样,有时老师讲课时,他感觉像听天书,索性不听。

  “你爱上不上……”老杨点燃了一支烟,狠狠抽了一口,但随即又掐灭了,将没吸完的烟又装进了口袋。

  “孩子现在学习不好,也怪我。”老杨坐下来,卷起了一根莫合烟。

  老杨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和一个老乡合租的,每个月150块钱,靠烧煤取暖。因为带着孩子,他承担85块钱房租。此前,老杨曾经五次搬家,每个居住地不超过三个月,最短的不到10天。

  记者看到,一张床,一个饭桌,两条板凳,一些简单的做饭用的灶具,将约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堆得满满当当。

  “在这里每天都要花钱,我得挣钱去,哪有时间管孩子。”老杨告诉记者,虽然今年挣了点钱,但因为在老家的父亲摔了一跤,需要医疗费,加上妻子回去的路费、孩子的书本费,所剩无几。

  老杨今年曾经在阜康、米泉、吐鲁番等地打过工,由于打工地点不固定,孩子也只能跟着他东奔西跑,光今年孩子就转了三次学。

  老杨告诉记者,小康今年14岁,本来应该上初中了,可因为学习不好,留了几次级,才上四年级。他经常逃课,有时和社会上一些孩子混,还上网,真是难管。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四小学校长李红军告诉记者,像小康这样的流动儿童,其实在乌鲁木齐有很多。二十四小目前有学生987人,其中流动儿童约700人,占学校总学生人数的70%。

  该校二年级班主任老师胡尔西丹告诉记者,班里的流动儿童多,因为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他们特别敏感和脆弱,对待这些孩子需要特别细心。“好在大部分孩子有求学的欲望,他们的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遇到农忙,部分孩子仍会逃课,跟着父母去挣钱。”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