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九成在渝粤商叹人才难招 扫厕所都难招到满意的

2010年12月13日 13:26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市委组织部官员称,未来10年将引300万人才入渝

  重庆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然而当前市内的人才素质和人才储备,还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用工需求,这成为来渝投资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期“老板之惑”栏目,与重庆广东商会的企业家们探讨重庆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人才之忧。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重庆今荣集团副董事长林发新因为“连厕所保洁员都难招到满意的”,不得不放缓在渝扩张速度;从事装饰业的重庆广建装饰集团董事长叶东则因“找不到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而远赴广东求援兵……

  “10个在渝粤9个喊差人。”重庆广东商会会长黄祖仁透露,目前根据重庆广东商会的初步摸底,90%的在渝粤企都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上周,由重庆商报和重庆广东商会联手举办的“重庆商报·重庆市广东商会企业家恳谈会”上,在渝粤商针对此问题谈了很多遭遇和感慨。

  中高端人才缺数量

  在渝粤商回深圳招人

  重庆经济发展快,同时人才储备又没跟上。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在渝粤企的发展瓶颈。

  今年是重庆广建装饰集团董事长叶东来到重庆的第8个年头。就在前些天,他接下了青海省格尔木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外墙装饰的工程,因为在重庆没有找到能够胜任的人才,叶东只好通过其在深圳的办事处招人。

  叶东说,虽然在重庆创业已有8年,但重庆在中高端人才上的缺乏,让他不得不依靠深圳的供给。据叶东介绍,他们公司对经理到副总级别的人才已经开出了5万~15万元的年薪,但是应者寥寥。

  “重庆最缺的就是有职业素养、在行业内有一定阅历的专业型中高端人才。”叶东的老乡、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总经理沈鹏也有同样的感受,顾地在重庆发展已经接近十五六年,人才基本上实现了本地化,不过中高端人才缺乏问题依旧让他很伤神。顾地塑胶电器商务总监王凡说,顾地在重庆发展的十多年来,一直在尝试着吸纳本地人才,但是收效并不明显,“这十几年来,我们通过面试招聘进来的管理人才不下600多人,到目前,剩下的核心人才也就一两人是重庆人。”

  低端人才缺素质

  扫厕所都难招到满意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公司连一个合适的厕所保洁员都很难找到。”重庆今荣集团副董事长林发新告诉记者。他2003年到重庆发展,一并带来了广东的管理方式,就连办公室的洗手间都采用五星级酒店的管理体系,“我们的清洁人员都要背熟一张单子,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都有规定。但是我们从人才市场照聘的阿姨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因为缺人,我们在重庆的贷款超市不会只有11家门店。”林发新颇为无奈。他说,在公司里,无论从底层的厕所保洁员,还是高层的经济管理人员,都只能用一个字概括:“缺”。缺人已使其被迫放缓了全国扩张的步伐。

  另外,基层员工的责任心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广东商会会长黄祖仁表示,有些基层员工比较随意,在工作中遇到一点点问题,或者在一些工作细节方面做得不开心,也不跟公司提前沟通,撂挑子就走人。公司常常为此搞得焦头烂额,临时出去招人“填空”,有时还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

  不过,尽管存在人才紧缺这些问题,在渝粤商仍然看好重庆未来的发展前景,相信通过政府一系列措施,未来的重庆一定会人才济济,助推经济更快发展。

  原因分析

  经济高速发展 人才培养没跟上

  “我八年前到重庆,当时要招保安、清洁工的时候,只需要到人才市场去转一圈就行了。但是这两年根本招不到人。”广东商会会长黄祖仁说,重庆的人才缺乏并非一直都存在,而是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用人需求量陡增,招工问题越来越突出。

  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在诸多扶持政策叠加后,整个城市的起点已经很高,但人才供应没有跟上。

  林发新用“盖楼”来比喻重庆发展,“如果说当年深圳是从一楼起步,那么现在的重庆就是从八楼起步,不仅政策更优,并且还有前者的经验可以参考。我到过世界很多城市,像重庆这样充满发展潜力的地方,全球罕见。然而,这个城市已经站在了8楼,但是人才水平依旧停留在1楼。”林发新认为。

  同时,广建装饰董事长叶东认为,虽然重庆已经成为了政策洼地,但是与“北上广”相比,在全国排行靠前的品牌企业并不多,这也造成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以建筑装饰行业为例,全国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两家都在广东。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知名企业聚集在广东,以这些企业为栽体,自然不会缺少高端人才。

  应聘者太浮躁 期望值过高

  这座起点颇高的城市,让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薪水抱有太高的期望值,太“浮躁”。“前段时间我才面试了几个大学生,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太高了。”说起面试,叶东只能叹气,当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向他要求3000元~5000元的月薪时,他只好委婉地告诉对方“请等待回复”。

  “我曾经比较过,深圳的打工者和重庆的打工者区别在观念上,这和整个城市大环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记者叶东并不讳言,他更青睐前者。在他看来,在深圳经历过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人,对工作会更加负责和珍惜,更具备上进心。

  人才市场总盘子小 流动率高

  在用工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企业间出现了争抢工人的局面。在黄祖仁的企业,工人的平均收入已经抬高到2500元左右。目前,巨成集团拥有800多名员工,每年流动量达到1000多人。

  “在广东,一个高管离职,在企业的外部马上就会出现三个与其相当,甚至更强者来填补这个职位。但是在重庆,这条路很难走通,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企业内部的人才储备来填空,这也是为什么在重庆很多企业很容易就缺人了。”沈鹏说,重庆人才市场总体盘子小,流动率又高,导致很多企业都在喊人才荒。

  政府回应

  抛出税收住房等优惠政策

  我市引高端人才来渝安家

  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重庆已经制定了配套经济发展的人才规划发展纲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人才相对拥有量、增长速度、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领先,接近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平均水平。10年内,重庆的人才规模要达到673.9万人,比2009年底增加近300万人。重庆市委组织部官员介绍,这10年内引进来渝的高端人才,将有住房、安家费以及相应的津贴。

  10年内人才缺口超33万

  一个月前,重庆市委组织部刚刚从北京揽才归来,118家单位共在北京各大高校抛出了8000多个岗位,收获不小。据了解,重庆启动千名优秀人才引进活动以来,截至今年11月5日,已有5624人来渝,本科及以上的超过了5400人。

  不过,这还远远不能满足重庆的人才需求。记者在重庆市委10月8日印发的《重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文件上看到,未来十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规模超过了33万人。紧缺人才主要分布在汽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材料、生物技术、金融、商贸、农业等15个重点领域,其中集成电路、软件设计、国际软件外包专业及技术人才缺口就达10万人。

  5年后人力投资占GDP15%

  按照重庆中长期人才规划,到2015年,全市的人才资源总量将达546.8万人,比2009年底增加167.1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673.9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至28%。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五年后重庆的人力资本投资将占到GDP的15%,而到2020年,这个比例还将提高2个百分点。

  未来10年,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六百三万”计划显示,到2020年,要培养100名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100名学术技术领军人才、100名高端工程技术人才、100名金融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入渝享优惠政策

  据了解,重庆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中国两院院士;二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863”等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人等;三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等;四是海外留学博士,在海外知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两年以上的人才。引进的人才将享受安家、科研、税收等优惠政策。

  不过对于大多数一般企业来说,缺少的还是普通的中端人才和基层人才。对此重庆也有相关的规划,到2020年,光是在两江新区汇集的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商贸物流、资本运作、管理咨询等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就有30万人;正在崛起的信息产业人才将达50万人;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共计达80万人。

  市委组织部官员表示,虽然重庆目前对人才的吸引力,与北京、深圳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重庆将建设成为西部的人才高地。

  高校声音

  联手外来企业 批量培养急需人才

  对于在渝粤商在人才方面的烦恼,重庆工商大学校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王崇举表示,目前工商大学已经开展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向急需人才的行业批量输送人才。王崇举表示,虽然重庆的大专院校并不少,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做好准备的并不多。

  “外地企业家感觉重庆人才培养不足,个人认为,是因为重庆各大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目前还缺乏有针对的培养机制。”王崇举说。在他看来,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更深层的原因还是重庆本土缺乏创新型企业。“前些天我去海尔工业园考察,他们只有20%的零配件产自重庆,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重庆本地的企业对市场缺乏敏感度。”王崇举认为,市场、企业、学校是一个联动的机制,市场需求决定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决定学校该如何培养人才。然而在此之前,不少重庆高校更多的为本地企业服务,也造成了院校人才培养滞后,“现在东部的产业要转移,再加上大量的外资企业落户重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外资企业落户上,重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所动作。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重庆工商大学已经跳出了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单个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只能满足一家企业的需求。随着外来企业不断进入,我们需要满足更大范围的需求。”王崇举透露,目前工商大学正在考虑和近期落户重庆的两家企业合作,大规模培养行业专业人才。至于是哪两家企业,王崇举表示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但他表示这种模式今后将大面积推广。

  智囊团支招

  老板要虚怀若谷 给人才成长空间

  不少粤商表示,由于人才急缺,企业扩张也因此止步不前。对此,重庆商报企业家俱乐部智囊团成员之一——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军认为,不少企业家因为要求太高而一将难求,不妨放低身段,给人才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举个例子,一家企业高薪聘请了一位海归首席运营官,该运营官做了一份融资方案,企业老板一看,自己亲戚被‘请’出公司不说,还要引入海外基金,股权出售价格也不高。于是这位老板非常生气,在会上拍着桌子称‘我的公司我做主,还轮不到你发言’。后来该运营官挂印而去,这家企业大部分新启动项目也因此暂停,银行几亿贷款躺在工地上睡觉,利息天天都在增加。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企业负责人不能太霸道,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总以老板的心态自居,比如在讨论方案过程中,你要让人家把话说完,说完后自己要仔细分析,自己不能分析的,就要多听专家的意见。”张军说,他也看了那个首席运营官的方案,发现虽然股权出让价格较低,但是如果能顺利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就能理顺该企业的产权关系,并且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公司后期海外融资和上市意义深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家还要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工作提升到公司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企业来说,在制定五年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加入人才储备计划。“比如说银行业,现在人才欠缺,行长们抱怨大学教育没有做好。”张军说,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初级金融人才,而通过在银行的专业培训,边干边学,初级人才在工作中可以成为中高级人才,“我们国家目前培养的初级金融人才并不少,甚至还过剩。但从初级到中高级这个培养的过程很花时间,这就给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课题。”

  这个过程中还得注意另外一个问题,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往往设立较高的标准。张军说,比如说去年他调研西部某房企,老板很自豪地介绍,他们招聘国内区域总经理,要求英语过八级、博士毕业。然而直到现在该房企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国内房企的区域负责人,有多少时间和海外人士打交道?一张博士文凭就能证明其能力超群?这种要求,多半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为了逃避责任:如果招不到人,是缺乏人才;如果招到了人但后来证明不合适,其光鲜的简历也成了他们推脱责任的理由。 (重庆商报 记者陈柯 杨雪峰 首席记者 柴伟)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