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老童谣逐渐淡出视线 校园内流行“灰色童谣”

2010年12月14日 11:1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成都锦里,一市民观看印有童谣的扇子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曾在几代人身上烙下印记的老童谣,目前正在淡出80后、90后的视线。老童谣是否已在现在的校园绝迹?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目前的中小学也有一些“现代童谣”,大多由老童谣改编而来,但内容都很搞怪,有些甚至很低俗。

  “没有好的童谣流传下来,‘灰色童谣’自然就会趁虚而入。”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袁庭栋说。对于一些老童谣,除了保护,更重要的是传承,以及产生新的童谣。

  新童谣受欢迎老童谣小孩懂不了

  “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在家,打个电话找找它,老虎老虎你在哪儿,我找你找得好辛苦……这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学的新童谣。”市民吴女士说,现在很多新童谣都是在老童谣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我们那时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现在提倡保护动物,不可能再像原来一样了。”

  “现在我们基本上都教的是新儿歌,老童谣很多年轻的老师都不清楚,并且很多老童谣当中的内容和现在社会都不符了,小孩也懂不了。”金牛区芳草幼儿园的

  陈老师说,如果华西都市报能够把原来的老童谣都整理出来,可以选一些来教孩子。

  关于老童谣,成都幼师境界实验幼儿园的方佳园长表示,他们目前主要教的是一些可以配合手指和身体运动的老童谣,如“张打铁、李打铁”、“扯锯还锯”、“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中班和大班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小班的孩子还不怎么懂。

  “主要还是教一些新的儿歌,可以唱出来的。”方园长说。

  无好童谣流传 灰色童谣趁虚而入

  除了改编的新童谣,目前还有一些诸如“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人之初性本善,老师教我逮黄鳝”这样的“灰色童谣”在小孩子中间传播。

  家住青白江的一名小学生打进本报热线,连背了几条自己熟知的“童谣”,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灰色童谣”。

  “没有好的童谣流传下来,‘灰色童谣’自然就会趁虚而入。”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袁庭栋说,这些童谣是孩子自己编的,对他们有吸引力,所以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如果有健康,娃娃又喜欢的童谣占领市场,自然不会有这种现象。”袁庭栋说,“现在文化多元化取向,幼儿园放学的孩子回到家都是玩‘奥特曼’、‘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具,岁数大的老人又记不清楚童谣,才导致童谣慢慢淡出视线。”

  童谣

  吟唱者:赵女士

  巴巴掌有芡粉,我卖胭脂你卖粉,卖到泸州折了本,捡到一个大铜元,买了一个大月饼,吃一半留一半,放到姐姐枕头边,猫儿含到灶门前,狗儿含到茅房边,鸦雀含到树尖尖。

  吟唱者:徐先生

  一只麻雀遍地滚,你说我们不买粉,买起粉你不搓,你说我们不买锅,摆起锅你不煮,你说我们不买鼓,买起鼓你不敲,你说我们不买刀,买起刀你不磨,你说我们不买鹅,买起鹅你不喂,你说我们对不对。

  吟唱者:纪先生

  猪八戒,吃凉粉,熟油辣子多搁点,辣分儿辣分儿又辣分儿,嘴上辣个红圈圈儿,背上背个胖娃儿。

  吟唱者:方先生

  老五老五睡到晌午,听到碗响,起来乱抢,抢到猫儿碗,只剩半碗。

  吟唱者:杨女士

  推磨摇磨,赶场卖货,八个饼子,吃了不饱肚。

  吟唱者:陈先生

  猫来穷,狗来富,猪来扯孝布,老鼠来了咬衣裤。 华西都市报记者卢丽嘉见习记者欧阳俊杰摄影杨涛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