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适应新课改,难在哪儿?如何度过“阵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老教师适应新课改,难在哪儿?如何度过“阵痛”?
2010年02月24日 15:5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现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在组织活动时,白纸黑字明确规定,年龄必须在45岁以下甚至更低。中老年教师想参加活动提高业务能力的愿望成了泡影,老教师失去了继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可能会影响积极性和进取心。”王祖荣分析。据了解,现在新课改培训的主要形式是远程培训,虽然老教师也参与其中,但面对不断变革的教育教学形势,还是会感到很吃力。

  同时,由于新课改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发现等学习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农村地区落后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阻碍了许多老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许多农村老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感到很困惑,要不要用,能不能用,该怎么用成为老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新难题。”陈明说。

  该怎样努力,才能度过“阵痛”?

  调动老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就必须给老教师提供能参与新课改的平台。省市级培训、地方与学校的培训与推动,都不可或缺。

  襄樊一中数学特级教师王勇,从事教学已有20多年,如今带高一。面对新课改,他自称感觉像是“新手上路”。王勇认为,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他看来,新课改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课程的主要内容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有一些新增内容。我认为新课改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自己从事教学已经20多年,我认为对年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不能用好与不好简单评判,他们各有优势。年轻教师有活力,精力旺盛,有创意,想象力更丰富,能制造有声课堂,让课堂更活跃,受孩子们的喜欢,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很配合工作。而中老年教师在教学育人方面经验更丰富。”王勇说,“对于新课改,中老年教师在接受和运用上,的确没有年轻教师好,但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培训,再加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中老年教师一样可以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任何改革都必须以之前发展的成果为基础,因此高中新课改也并非意味着将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抛弃,武汉市洪山区教科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乐军说:“课程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一定都是糟粕,关键是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老教师在用好以往经验的同时,要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新经验,营造更好的课堂效果。”

  “新课程改革也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面否定,否则就会走上另一个极端。”武汉市育才高中52岁的江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传统教学模式中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我觉得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是在汲取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因素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课改教学与过去是一脉相承的,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是相似的。”武汉市十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刘文松说,“新课改再怎么改也绕不开对学生‘两基’能力的要求,即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语文为例,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都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刘文松认为,课改后,各学科教师仍然要将必学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只是在具体教学方式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一点来看,老教师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是新教师成长的学习楷模,只要教师具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传统优势一样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发扬光大。

  尽管如此,调动老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老教师的优势,还必须给老教师提供一个参与新课改的平台。而目前,老教师发展平台过于窄小,许多老教师无法参加较高层次教科研活动,这给老教师参与新课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现有的省市级培训力量难以覆盖到全体教师,而我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研员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把这一批人培养成新课改、新理念的带动者和传播者,回去之后,他们能形成一个带动作用,辐射到全校、全乡、全县。”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近年来,湖北省的省级教师培训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进行了调整,要求培训课程与内容更多地指向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问题,立足帮助参训教师更好地科学设计、有效构建、灵活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

  在目前省市级培训难以对老教师全覆盖的局面下,地方和学校的培训和促动显得尤为重要。荆门市龙泉中学几年前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建立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的校级课题研究,鼓励全校教师参与,不少老教师不甘落后,积极参与。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老教师在面对新课改时从容不迫,能很快进入角色。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