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花镜治近视极难推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戴老花镜治近视极难推广
2009年01月21日 17:23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题由】19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麦锦城所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所准备与中山医院眼科中心进行一个“小学生屈光不正自然病程的追踪调查”,其中一项就是给小学生们戴上300度的老花眼镜,看看是否能治近视。

  学生戴上老花镜就能治疗近视?这又是一个让人疑窦丛生的举措,在其尚未获得足够的科学证据之前,绝大部分家长都不会乐意让自己的孩子充当试验对象。这不是对试点配合不配合的问题,而是家长们的亲身经历,使他们对现在的近视预防体系存在强烈的不信任感。

  有教育经历的家长,在学校都被要求做过眼保健操,但这套教育部门花了大力推广的眼保健操,其取得的效用令人无法信服。笔者至少整个小学阶段都不懂啥叫“晴明穴”?“揉四白穴”该用多大的力度?更令人沮丧的是,“按太阳穴轮刮眼眶”时,一双刚才还在地上弹玻璃球的脏手,就在眼眶上揉来揉去。结果,班上戴眼镜的同学不见减少,体检时得沙眼的同学倒是越来越多。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推广眼保健操的国家,但这并没有阻止国民近视率的上升。据调查,目前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 3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近视眼人数接近4亿,居世界之首。我国学生的近视率高达50%~60%,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另外,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16年,我国由于高度近视而导致失明的人数将达到 120余万人。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长此以往,“近视中国”再无可用之兵都不是危言耸听的事了。今年新春开学,新版眼保健操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教育部门煞费苦心追求近视预防或矫正措施情有可原,但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也必须纠正。

  近视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遗传因素、人种因素、用眼不卫生等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用眼过度。当前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业负担也比较重,每天都要不停地看书、写作业,让眼睛长时间与书本近距离接触,使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导致眼睛过度疲劳,久而久之睫状肌就会痉挛、僵硬……这种视疲劳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近视。

  由此可见,不管是亡羊补牢的眼保健操,还是尚未被科学证实的小学生戴老花镜治疗近视,都不是根本。要降低近视率,最关键的还是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形成机制上找出路,把宽松的青少年时光真正还给孩子,只有整个社会减负了,孩子才能减负,近视眼发生率才会真正降低。

  本报评论员吴志刚

【编辑:侯冬华
    更多教育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