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连赶五"小高考" 感慨自招试题缺少个性特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生连赶五"小高考" 感慨自招试题缺少个性特色
2009年01月19日 14:08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沪上多所高校进行的自主招生文化测试,虽然看似不如元旦“小高考”那般激烈,但许多参与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老师,却仍对自主招生及整个高校的招生安排,有“自己的话”要说。

  先考哪门学科好?

  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有意安排,昨天的自主招生高校在测试科目的安排上,不约而同地将英语放在了上午的第一堂考试,而语文考试则成为“压轴大戏”。这与传统的高考考试科目安排正好相反。

  我国的高考历来是将语文放在最先,七宝中学心理教师杨敏毅说,这是因为语文考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手”,无论是阅读分析或作文,考生都会“有内容可答、有内容可写”,当堂考试下来大多数人也会自我感觉比较好,而如果将数学作为第一堂考试,大量存在的“卡题”现象会极大影响到以后的考试情绪。

  但此次在自主招生时却一反常态以外语“打头阵”。有专家说,其实这样的安排或许更科学一些,因为外语需要记忆的东西最多,比如单词、语法、句式等,在三天的高考中越考到后几场,记忆的“消失”现象会随着心理的紧张而愈发严重,所以,先考外语的好处就是能让记忆充分施展出来,一旦这一关过了,那对其他考试的记忆内容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心理暗示作用。“最好是像这次华东师大、东华大学等高校安排的那样,文科与理科交替考试,以便让考生的大脑思维能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有高校招办负责人如是说。

  试卷缘何多相似?

  北大、清华、中国人大、北京科大等好些个大学一路考来,直到昨天来上海参加某高校的招考,山东的一位男生“久经沙场”之余却语出惊人:“连考了五次,我真没感觉到自主招生考试有什么特色,特别是很少有体现学校办学个性的考试内容。”

  我国近两年不断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规模,目的就在于打破高考的“大一统”,以突出各校的办学特色和招收到符合学校专业发展意愿的特长学生。然而,在目前许多高校的自主招生中,试题的“通用性”显然很难体现出自主招生的特色。比如,明明是以工科见长的高校,但数学题却只想着与“奥数”接轨;外语院校的招生,考的内容还基本上是停留在“哑吧英语”上,对听和说的要求却仍旧很少。有中学校长提出:“自主招生不应该变相成理科竞赛,试题要力求深深打上学校的文脉烙印,比如即便是过了十年或二十年,也要能让人一看就知,这份试卷是像中科大出的,而另一份试卷则极具北京大学的风格。”

【编辑:侯冬华
    更多教育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