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教改:"再也不能闭目塞听唯我独尊"(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国防大学教改:"再也不能闭目塞听唯我独尊"(2)
2009年05月25日 10:46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霍小勇告诉记者,其中道理不言而喻:科研既是探索未知、求得真知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手段,也是锤炼寻根究底的思维能力,推动学习向纵深拓展的有效手段。与纯粹科研院所的科研比较而言,前者重知,而军事教育中的科研则聚焦于育人。科研与教学交汇于人才培养,这种科研是深深植根于教学活动的科研,是人才济济的科研,是开放发展的科研。

  诚如斯言。科研育人,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太多不胜枚举的精彩——

  在国防研究系,由将军学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组成的调研考察组,正准备登车出发,到火热的部队训练场和国防建设一线调研考察;

  在基本系指挥员班教室,来自部队一线的指挥员们正聚在一起,分析部队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商讨方案和对策;

  在研究生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围坐在计算机旁边,编制最新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联合作战模拟推演与论证;

  在防务学院,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军学员和我军学员一起,语言各异,肤色不同,却共同关注天下风云,一起纵论国际战略……

  2007年,国防大学学术年会。全校学员全程观摩,直接与知名专家学者现场互动,学术年会日益成为开放、民主、创新的科研盛会。

  6.让每个参与者终生受益,让所有参与方实现共赢

  2009年3月1日,国防大学基本系六队新学员、某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王继平,刚背着背包走进宿舍,电话铃便响了。电话那端,是老战友、上届学员、时任某集团军副军长的谭民。电话里略作寒暄,老战友的话直奔主题:“王部长,我给你一个建议:入学第一件事,立即选报国防大学科研课题,它一定会让你学习受益、终生受益。这可是我的经验之谈。”

  这个故事,令人感慨。

  哲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应该还有下阕:“解决一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提出下一个新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先生”,一般是指穿长衫的人,穿上长衫,就意味着窗明几净、圣贤文章,就意味着不用再下地干活。然而,国防大学培养的,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家,而是手握令箭的指挥员。打仗的学问,不仅有“学”,更多的是“问 ”。军事指挥艺术,不仅是兵书宝典,更是风雨无阻的山野调查。

  科研育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动着“学习的革命”。这一理念在国防大学将校学员和省部级领导干部学员求学生涯中的全面覆盖和全域渗透,把培育军事英才的时代乐章,弹奏成教学与科研“汇流成河”交响乐。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曾提出拆掉“四堵墙”的办学方针:拆掉学校与社会、校内各学科、教学和科研、教与学之间的“墙”。

  拆掉围墙看校园,校园没有边界。科研,正是国防大学“拆掉围墙”的无形利器。

  拆掉围墙看学术,学术没有门户。科研,正是国防大学实现各方合作共赢的广阔天地。

  在国防大学学术报告厅,在全军的各种训练场,在重大演习指挥所,在实验室群,在校园网上,在各类论坛上,处处都是教员学员共同参与科研的“多维空间”。

  大山与深峡同在,大海与蓝天共生。近年来,国防大学评选的杰出教授许志功、霍小勇、金一南、徐焰等,无不是“白天进教室,晚上进实验室”的“两栖专家”。

  军事科研,是提升人才思维能力的阶梯,更是历练将帅战略能力的战场

  国防大学科研部对“科研育人”军事教育创新意义的理解是:科研播撒希望,科研孕育收获,科研唤醒沉睡,科研培树创新。军事领域,最后决算胜负的“终极裁判”是能力,而不是知识。

  7.横跨三军的科研联合舰队,肩起国防与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大课题

  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来自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的指挥员,下得战马入校门,在成为学员的同时,也就成为国防大学军事科研平台的一员。

  这种模式,国防大学得天独厚,因为全军哪个院子里也找不到如此集中、如此庞大的三军指挥员队伍,军服各异,天南海北,却在一张大棋盘上运筹经略。

  科研,贯穿于院校教育全程,使人人从成果受益者变为过程参与者、贡献者,变少数人搞科研为师生皆参与的联合科研舰队。

  横跨各军兵种,横跨各学科领域,他们的视野更宽,关注的问题更高更远。

  在2008年度学员科研选题计划中有这样一串名称:《新世纪新阶段治军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重大战略方向形势分析》、《联合作战能力研究》、《战略投送体系研究》……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出人民军队发展的旋律。

  在2008年度科研课题完成统计表上,60多个年度科研课题组承担的军委、总部和学校赋予的重大课题,全部按照相关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其中不乏精品力作。

  军委首长在他们的一份重大研究报告上批示:你们的成果反映了积极主动为军委提供决策咨询的政治态度和负责精神,提出的许多独到见解和重点建议,对军委总部研究相关问题具有理论支持价值。

  近年来,国防大学《研究报告》、《科研要报》、《外军学员要情反映》、《国防大学创新观点汇集》和《国防大学论坛》等平台,仅刊载学员完成的重要成果就达300余项,一大批新观点和新建议进入军委总部决策之中。专门系统反映研究生理论创新成果的《博士、硕士文库精选版》,得到了军委和四总部机关的重视和好评。

  8.数以百计科研成果背后的人才方阵,凸显超越前瞻的大教育观

  2007年,某重大系统的研究任务紧急下达国防大学。该校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采取“小内核、大触角”视角,组织近百名研究生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并聘请指挥员班部分学员为军事顾问,既保证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锻炼了参研博士、硕士的科研能力,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2008年春季一开学,6队学员、某兵种指挥学院院长吴翔,与同班同学、长期在部队一线工作的马荣辉刚一见面便相见恨晚,谈起人才培养与部队训练面临的问题,顿生共鸣。于是,一个联合科研攻关小组诞生了……年底,在学员科研成果交流会上,他们共同完成的《关于建立联教联训联演机制的建议》受到广泛好评。

  2008年,3队学员刘纯益组织5人课题攻关组,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科研实践,先后发放了2000余份问卷,调查统计了全军13个师以上单位5年间建设的基本情况,向军委总部上报了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2009年,指挥员队百余名将校学员申报科研课题达70余项。

  “科研育人”理念,不仅创造了国防大学组研模式的全新格局,更催生了科研分类指导的新策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新途径。

  据统计,近3年来,由国防大学联合攻关组完成的科研成果有300余项之多。一个个全军上下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在院校与部队互动、学员与教员碰撞、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中被攻克。

  谈起这种成就感,国防大学学员有一种共识:为自己参与了一件大事而自豪,更为自己拥有了参与大事的机会和能力而骄傲。

  源头活水,扬波奔流。每年,学校2000余名学员的入学,给宁静的校园平添生机。而2000余名学员的毕业,并不意味着科研团队的终结。他们回到各自岗位,课题向全军延伸;他们在大学涵养的科研精神,将永远伴随他们的军旅人生。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成为更加壮大的、辐射全军的“虚拟团队”。

  站在校园之外观察思考这一现象,可以深深体味其中深意:这是一种创办研究型学校的大思路,更是一种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责任意识和大教育观。

  9.与“将军墙”相辉映的“成果录”,见证着国防大学的不断进取和自我超越

  过去,国防大学反映教育成就的是“将军墙”和“成绩册”;今天,反映高素质人才培养成就的,又加上了“成果录”。这是一场学习革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跃升。

  当人们仰望那些世界著名高等学府时,不会忘记他们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具有世界领先的学术水平,具有划时代意义、引领时代潮流的重大科研成果,是他们赢得声望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青龙桥头的国防大学校园里,有一面镌刻着一个个闪亮名字的“将军墙”。与之相辉映的,还有一道“科研墙”,这就是一代代教员、一茬茬学员共同创造的科研成果。这道墙,与将星同闪亮,比职位更永恒。

  这是这所大学最为宝贵的财富。它记录着光荣的历史,也昭示着光明的未来,更见证着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衔枚疾走、薪火相传的不断进取和自我超越。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谁是到达彼岸的胜利者?

  只有在科研中,严谨治学的态度,崇尚科学的精神,直面问题的勇气,心系发展的使命,实事求是的学风,敬畏学术的品格,团结协作的意识,等等这一切才变得如此具体而生动。

  科研,培育的就是这样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

  一位参与了多个联合作战科研课题的将军学员,在给科研报告划上句号后,在自己的求学日记中写道:“科研不是实战,却是最接近实战的学习。今天,我们必须延伸‘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视野,学会在科学研究中了解和认知战争、在科学实验中抵近和观察战争,继而在科研课题中巩固和提升战争指挥能力。”

  贵哉斯言,壮哉斯志。

  国防大学用“科研育人”的理念,在我军中高级指挥员心中埋下一粒种子:学习,没有毕业,只有毕生!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