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邯郸:无择校启示录(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邯郸:无择校启示录(图)
2010年01月12日 14:53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邯郸县工程乡陈窑学校红领巾试验田 孙永建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三年有效解决“择校热”,政府宣布兑现诺言

  羊城晚报首席记者 樊克宁

  邯郸经验的参考价值在于两点:教育事业的发展,没钱万万不行,但光有钱绝对不行;靠老制度,许多事都做不成,制度创新,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正道。

  邯郸“师说”———

  “非常赞成在初中阶段没必要学那么多、做那么多习题。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只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健康人格,就能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高中是另外一个学习阶段,哪怕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稍一般,只要进入高中后认真学习,同样可以学得很好”

  “为什么有的孩子出了校门之后发展得非常好,说明教育评价机制只有一把尺子,没有把这部分孩子评价出来”

  “以前光抓尖子生,现在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2007年,邯郸市政府提出3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择校城市”目标。如今3年过去,政府宣布兑现了诺言,全市小学、初中全部实现就近入学,“择校热”得到有效解决。

  一个疑问产生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不可能短期内消失。那么“无择校”是行政命令使然?还是另有奥妙?羊城晚报记者奔赴邯郸一探究竟。

  用“高中升学指挥棒”引导初中不择校

  ●邯郸提出三年解决“择校热”,以现有教育制度不可能做到,必须重建全新的制度,才有可能解决这一全国性难题

  用“高中升学指挥棒”引导初中不择校

  先来看看邯郸解决初中“择校热”的一项最为直观的措施———将初中毕业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公助生招生指标,按生均比例平均分配到全市所有初中,无论优质学校还是二三线学校都一视同仁。同时规定“转学学生和片外生不得占用分配生指标”。

  这条“高中升学指挥棒”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小学升初中的“择校热”即刻降温,所有地段生都回到片区内初中报名读书。而且实施这项措施的不仅仅是邯郸市,全河北省均如此。

  邯郸市教育局局长赵浩军对羊城晚报记者解释了其中“奥妙”:“邯郸有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是全市最好的学校。从2005年开始,邯郸将这4所优质高中的招生指标平均分配到所有初中,分配比例从最初仅占总指标的15%,到今年达到了70%,也就是将计划内所有公助生指标全部用于平均分配。同样的文化课成绩,在优质初中可能上不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在一般初中就可以。”

  这就意味着,优质初中学校可能在几分成绩之内就用完分配到的升学指标,而后者可能要拉开几十分的距离才能用完指标。如果有初中不能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以内用完招生指标,可以在录取线下50分范围内录取。以此保证不读名校也能升入优质高中。

  这是一个相当刺激的升学方案。

  如此会不会影响优质高中生源质量?赵浩军说:“成绩最好的部分肯定已经录进去了,大约占30%,而占多数的70%仍然是各间学校最好的学生,关键是让所有学校都得到了机会。”目前这项措施在河北省以及邯郸市已实施5年。赵浩军说“从一路做下来的情况看,效果肯定是正面的。”资料表明,7年前,邯郸市输送的大学生数量落后于河北全省各市,如今已经摘掉落后帽子。

  邯郸四中是省示范性高中之一,校长胡振林表示非常理解这一政策。他说“这是均衡教育的一个措施。我非常赞成在初中阶段没必要学那么多、做那么多习题。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只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健康人格,就能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可是,新政策毕竟令那些以前根本不可能入名校的学生也进来了,他们能够适应名校的学习进度吗?羊城晚报记者请胡振林作一个评价。胡振林说“高中是另外一个学习阶段,哪怕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稍一般,只要进入高中后认真学习,同样可以学得很好。从目前这几年实施新招生政策的情况看,我们学校从管理和教学上,没有感觉出现太大的区别。”

  赵浩军说,“由于对省级示范性高中占70%的公助生招生指标作了合理安排,这就为实现小学、初中无择校,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后劲。”事实上,河北全省以及邯郸市实施的名校招生指标平均分配制度,很有些“背水一战”的意味。那么,赵浩军说的“后劲”何在?

  ●所谓择校,本质上是择名师。通过行政调动的方法把优秀教师调往薄弱学校,显然不切现实。邯郸模式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互换”制度令教师真正流动起来

  仅仅依靠一根“高中招生指挥棒”,如何令政策具有可持续性?疑问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薄弱学校的落后现状并没有改变。2007年,邯郸市针对社会“择校热”心理,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建盟校、合并校、建新校、建分校,以探索解决这一全国性难题。

  羊城晚报记者在邯郸观察四项措施实施情况,发现如果与重建学校有关,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离不开必须建成优质学校;如果与弱校改造有关,都离不开将强校同弱校捆绑发展。所谓择校,本质上就是择名师,四项措施基本上围绕着建立优秀教师队伍而展开。

  比如在解决薄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素质问题时,校长通常采用从名校调入的办法,而重点则放在解决教师交流“不到位”难题。

  邯郸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小丁说:“其实薄弱学校的老师心有不甘。他们同名校中的很多优秀老师是同学,由于毕业时分别被分配到名校和弱校,五年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出来了。这一切缘于工作条件不一样,进修机会不一样,展现才能的平台不一样。一旦薄弱学校的老师到优质学校工作学习一年,马上就能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