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教育改革方略:提高城乡教育均等化水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转型期教育改革方略:提高城乡教育均等化水平
2010年06月07日 13:5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一步提高城乡教育均等化水平

  背景:2006年以来,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入学率年均分别下降了0.5和0.15个百分点;目前农村幼儿的入园率尚不足35%。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教育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由于多年来各地区对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等原因,使得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明显,对农村子女教育影响较大。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需要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数量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08年,全国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已经达到884.7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约6%。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而言,无论是否携带子女进城,都会对其子女教育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要么会面对留守儿童辍学问题,要么会出现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以及城市学校歧视性高收费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入学率有所下降。据统计,2006年以来,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入学率年均分别下降了0.5和0.15个百分点,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有8.5万名学龄儿童不上小学,有5.4万名小学毕业生不上初中。

  特别是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幼儿的入园率尚不足35%,远远低于城市幼儿的入园率。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良性推进。

  强化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城乡居民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是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而教育公平的重点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尤其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投入、资助和保障机制。

  重点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切实落实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加快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进程,尽快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结束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极力消除辍学现象。使教育真正能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困难家庭和低保群体倾斜,使城乡教育的起点更加公平合理,以加快适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

  背景:约半数的中小学生每天只有2小时左右的空闲时间,且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学习仍是空余时间的重要内容。

  当今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方面的差距,尤其是普通劳动者与掌握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之间的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方面的转变。

  一是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尤其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应树立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二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和完善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去年上海市一项调查显示,约半数的中小学生每天只有2小时左右的空闲时间,且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学习仍是空余时间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弹性学制、开发特色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质,以促进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涌现。

  三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开发、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创业就业、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相结合。加快建立和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