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挑战:登山告一段落 航海梦想起航(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财经中心

王石的挑战:登山告一段落 航海梦想起航(3)

2010年09月25日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别人不做,就我们来做”

  一如对探险活动的追求永不疲倦一样,王石也时刻为另一个问题所困扰:“一年销售500亿到600亿元,对于万科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门槛,再往上怎么走?这是我所担心的。”

  确切地说,王石的担心主要有两点,一是万科的摊子铺得这么大,建筑质量如何保证。二是住宅市场总有饱和的一天,专注住宅业务的万科未来增长前景在哪里。

  王石很早就想到了解决方案——推进住宅产业化。

  十多年前,王石去日本时发现,东京当时有这么一批专门生产住宅的企业,它们把建筑工地从传统的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搬到了机器轰鸣的工厂里,传统建筑被拆分为不同构件,在工厂生产,然后再运输到现场组装,像拼装积木一样盖房子。

  事实上,日本的这种住宅产业化的做法,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住宅需求急剧增加,为降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一些企业就开始考虑提高建筑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于是不经意间推动了住宅产业化。此后,日本人发现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同时还能加速建筑速度,并且大量降低耗材,建筑垃圾也减少了很多。

  “中国劳动力的价格迟早也会涨上去的。”王石说,前两年建筑工地一个木工的月薪大概是3000到4000元,现在出一万块都未必能招到人。更重要的是,采取住宅产业化的做法,在建筑过程中能够大量减少水、电、特别是木材的消耗。

  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全社会40%的能源被房地产建筑业所消耗。据王石介绍,如果采用住宅产业化的做法,仅木材一项的消耗将减少80%以上。

  此外,住宅产业化还将大大缩短工期,能够加快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比如位于深圳的万科第五园5期,采用工业化建造,从开工建设到完全封顶,并做好外立面,用时仅仅5个多月。而深圳同样业态的项目,工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

  但现阶段在中国推进住宅产业化还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成本比传统建筑方法每平米高出数百元不等。尽管如此,2007年,王石还是决定在上海的金色雅筑项目上马住宅产业化的试点。

  这再次挑战了房地产业的惯性思维。完工后的金色雅筑项目,曾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也暴露了中国试验住宅产业化所面临的种种局限:上下游配套不足、技术工人缺乏、产品成本造价过高。

  对此王石也不得不承认,万科的住宅产业化推进得非常吃力。

  原来,住宅产业化在日本、美国是一个庞大市场,拥有从混凝土构件和制品、轻质板材、室内外装修等完整的设备供应商体系。但在中国,却缺乏类似的供应商,大部分的构件都需要依靠万科自给自足,熟悉住宅产业化施工的工人非常少。

  但王石并没有停止挑战。此后,万科又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工业化住宅项目。随着节能减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王石意识到住宅产业化的绿色、环保特性与国家提倡的方向相当契合。于是,一度陷入停滞的住宅产业化再度启动。

  这一次,王石不再是选择一两个项目试点,而是宣布从今年起在北京和上海新开工的所有项目都按照住宅产业化方式施工,100%达到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公布的绿色建筑最高标准的三星标准。

  在推动绿色住宅上,更多的开发商选择了观望,万科再次成为独孤的实验者。王石表示,眼下绿色住宅还不构成万科涨价的理由。但他相信,消费者迟早会接受这类环保建筑的概念,并愿意接受相应的溢价。

  “住宅产业化总是要有人来做的。”王石说,别人不做,就我们来做,只要规模上去,成本自然就会降下来。 本刊记者/周政华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