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李嘉诚时隔3年再出手 13亿在重庆照母山拿地

2010年12月02日 09:03 来源:重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业内传言已久的“诚哥”重庆拿地在昨天有了答案。记者于昨日得到和记黄埔地产香港公司(以下简称和黄)的正式回复,其于上周五(11月26日)通过竞拍方式,以13.1亿元的价格成功拿下位于两江新区一处住宅用地。有业内人士认为,有着“抄底王”之称的李嘉诚,面对全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整背景,此时出手别有深意。

  3年后 李嘉诚两江新区拿地

  根据昨日和黄发给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的相关信息,上周和黄拿下的该地块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据了解,该宗地块位于两江新区核心区的照母山山脚,距现已成熟人和片区恒大华府、金科天湖美镇等项目,仅有不到5分钟车程,而与即将开盘的万科悦府别墅项目也仅有不到两分钟车程。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李嘉诚旗下上次在渝出手拿地已经可以追溯到3年前2007年5月,彼时,和黄其以24.5亿多元的价格将有“地王”之称的南岸杨家山片区2500亩土地宗地揽入怀中。曾有媒体报道和记黄埔地产(重庆南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当时透露,将投资超过120亿来打造该项目。

  3年前南岸杨家山地块的楼面地价也仅仅只有1400多元每平米,而3年后,按照业内传言的2.15的容积率来计算,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高级分析师郭雨明称,其楼面地价为4679元。如果加上建安成本等,考虑周边同业态房产价格,该楼盘价格铁定突破上万元/平方米。业内人士称,从其容积率来看,其物业形态应该是修建花园洋房或者花园洋房搭配普通高层住宅。

  李嘉诚之举意义非凡?

  李嘉诚业界被喻为“执著抄底的超级富豪”, 他的一举一动之所以被百般解读,甚至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风向标,最早源于其“香港模式”神话的成功,代表作无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香港动荡抄底地产,李嘉诚选择相反的操作方向,为其奠定了亚洲首富的基础。所以他的一句话也被不少投资人奉为金科玉律:“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当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抄底王”此次重庆出手是否潜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业内人士对此次并不完全赞同,原因是“此轮拿地,无论是重庆还是全国,大家都在拿,并非和记黄埔一家。”重庆容磁地产经纪机构总经理王雪松坦言。

  11月份,随着各地住宅用地的大规模出让,标杆房企的拿地热情不减。据知情人士透露,11月30日,在我市举行的一场土地拍卖上,两块土地吸引了十几家知名开发商到场,过程中房企们竞拍热情十分充足。同样在本月,来自国内的标杆房企也在土地市场有所斩获。

  这个现象并不局限于重庆市场,虽然万科离千亿销售额仅有一步之遥,但拿地势头依然不减,11月花52.27亿,在北京收进两宗北京海淀区的地块。11月28日,龙湖地产12亿顺义拿地。此外,在其他城市,恒大、华远、富力、广铁集团等房产大腕都有土地进账,其中还不乏新“地王”的诞生。

  “不过经历了金融危机,事隔3年,李嘉诚再度出手,现在还是对整个重庆楼市中长期发展空间,抱有很强信心。”王雪松分析认为。

  上月土地供应量近300万平米

  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11月最后一周,全国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住宅用地78宗,共计63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3%;成交34宗,共计成交25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最活跃的十大城市中,仅杭州、北京两个一线城市上榜,活跃度最高的城市为无锡,长春、成都紧随其后。

  从供应量来看,重庆11月份的土地市场比之前的几个月有了明显的变化。重庆市土地交易中心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11月份,主城区供应工业用地9块,住宅用地35块,住宅用地的供应面积近300万平方米,达到6月份以来的新高。此外,也有媒体报道,北京的土地市场继10月份零成交后,11月份的土地出让量也大幅增加。

  拿地积极与用地指标有关?

  调控步步推进之时,为何房企拿地热情不减?王雪松分析称,除了上半年获得较多贷款外,部分房地产商前期房子销售顺利,带动资金回笼,不差钱。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4月中旬,国土部曾发布各地住房供地计划,全国各省、市、区(西藏除外)2010年度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约18万公顷,规模比去年增加了135%。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5.6万公顷,与去年同期实际供应量(2.4万公顷)相比增加约135%。三季度以后,为完成年初制定的供地计划,各地推地量明显加大,其中一些热门城市的优质地块依然被看好。

  “个别城市出现地块的高价成交,并不等于土地市场的整体过热。”该人士称。(记者 陈颖)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