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张官营改造模式”成未来昆明城中村改造模板

2010年12月30日 13:43 来源:昆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张官营模式”被人津津乐道,“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民自愿”的原则下,张官营项目最终达成一个三方共赢的局面,这将成为未来昆明城中村改造的模板。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结,是宜居城市建设必须跨过的坎。而改造城中村的过程,又注定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搏弈的过程。今天的“张官营模式”,让外界看到了建立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民自愿”原则下的三方良性互动,正是这样的互动,给原本对弈的各方找到了共赢的合约安排,让城中村改造真正成为了一项共赢工程。

  从昆明市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凤凰新村”的成功,到正在推进的“张官营”改造,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系统运营,在涉足城中村改造的近5年时间里,俊发地产创建了整套成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成为昆明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第一个“吃螃蟹”并尝到鲜味的地产开发企业。其“俊发模式”或将成为昆明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本。

  驻足盘龙江向张官营方向望去,“滨江俊园”率先建起的3栋30层的回迁安置房已经成为新张官营的标志。阳光的照射下,高楼的倒影映在老张官营斑驳的身体上,预示着这里的未来。

  回顾张官营改造的两年过往,俊发地产前期事务部经理王海峰坦言,虽然艰辛,但总是充满希望。

  张官营改造并不是王海峰第一次参与城中村改造工作,因为,早在6年前的2004年,随俊发地产介入凤凰新村改造时,他就开始了这项工作。

  在王海峰的眼里,同样是城中村改造,凤凰新村和张官营的改造经历看似相同却也截然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凤凰新村改造经历更多的是“阵痛”,而张官营改造是阵痛后的“生产”。

  同属于盘龙区的凤凰新村,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涉及总拆迁96栋。作为盘龙区城中村改造试点,俊发地产参与其中。“那时,昆明城中村改造没有前例,改造大局也不明朗,再加上没有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俊发地产实施凤凰新村改造之路可谓举步维艰。”回忆起当时,王海峰依旧感慨万千,“在没有政府引导和任何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在村民眼中,城中村改造被视为企业地产开发的商业行为,我们所说的和承诺的很难让他们信服。因此,从2004年直至2008年初的近4年时间,凤凰新村签订“拆迁协议”的村民还不到一半,整个改造工作停滞不前。”

  然而一切的转机出现在2008年2月之后。昆明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城中村改造决策和方向,随着各项政策出台,扑朔迷离的凤凰新村改造之路开始明朗。“城中村改造大势确定后,盘龙区开始介入并推动改造,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凤凰新村的村民100%签订了‘拆迁协议’”王海峰坦言,政府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态度和魄力,让俊发地产包括自己在内看到了希望,这也是俊发地产愿意参与张官营改造的重要原因和支持。

  2008年5月,张官营改造工作展开。最初依然是挨家挨户的动迁工作,但工作中王海峰明显感觉到,这一次明显比4年前有力量。他告诉记者,就张官营改造,盘龙区成立了包括宣传、动迁、协调等专职小组,并采取了“混合编制,包户到组,责任到人”方式推进改造并给予企业政策支持。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民自愿”的原则在张官营改造中得到成功实践。不到3个月时间,90%以上的村民签订了“拆迁协议”。而在王海峰看来,这样的原则必须建立在三方互动的基础上,政府主导下,企业积极配合并执行好,最终让村民自愿。

  王海峰告诉记者,“张官营模式”实质上就是在这种互动下产生的。“在改造之初,也曾考虑过采取过渡安置,快拆快建,但是村民不同意。在挨家挨户了解民意后,盘龙区提出了‘先安置、先搬迁、后拆迁’模式,对此俊发地产表示赞同。因为和城中村村民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我们理解村民们的想法,他们想要的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只想让未来的生活有保障。而这样的模式正好符合村民的意愿。”王海峰说道。

  作为参与城中村改造企业的工作人员,6年城中村改造的工作经历,王海峰正好经历了昆明城中村改造的蛰伏,期间他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单独实施城中村改造只能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政府主导下的城中村改造将这种商业行为转变为了公益行为,这也是“张官营改造模式”成功的实质。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