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房价急涨之谜:楼、股、地价存在联动"怪圈"(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破解房价急涨之谜:楼、股、地价存在联动"怪圈"(3)
2009年08月27日 09:44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互推上涨隐藏风险

  每一轮楼市高涨,都会伴随着房产商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高价拿地,闲置不用,表面上看起来是赔钱的买卖,但账外的收益却远远超过账面上的损失。对于那些已经上市的开发商来说,由于融资的便捷,高价囤地更是自我扩张最直接的方式。一场串连融资、地价、房价的怪圈不断在国内楼市中上演。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所作的总结——“资产高估、市值膨胀,拿地盖房最后变成了一场资本游戏。”

  阳光100总裁易晓迪曾在多个场合指出“融资怪圈”的危险性,“如果这个游戏继续下去的话,那么房地产这个行业就不存在了,所有的基金和银行都会介入房地产行业竞争,因为它们更有钱。你再是上市公司也不可能有大型基金和金融机构有钱,那一个恶性竞争就会来了。我想这对这个行业是灾难性的。”

  土地市场以资金论英雄的现实,可能形成土地过于集中的局面,房地产市场的“定价权”越来越掌握于少数几家大型房企之手。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局面将不利于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股市、地市、楼市的互推上涨也可能吹大资产泡沫,增加金融风险。在中国工商银行高级研究员史晨昱看来,房地产企业用IPO以及融资资金“圈地”不仅仅是造成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如果包括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内的房地产企业不受限制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并且不受限制地购置、囤积土地,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行业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也会危及国家金融与经济安全。”

  对于开发商来说,大量的土地储备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资本市场有条不变的定理是——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紧崩的资金链一旦断裂,曾经风光的“地王”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顺驰,这个名字或许正在被逐渐遗忘。这家来自天津的开发商曾在一夜间头戴无数全国“地王”光环,却因资金链一朝断裂而迅速陨落。往事令人扼腕,更发人深省。尽管目前楼市已暂别“寒冬”,但对于房产商来说,盖好房子、练好内功才是最可靠的立身之本。

  万科融资“迷雾”——是阳光还是泡沫

  王石或许不会想到,昨天他还在孜孜不倦地通过“阿拉善”重塑万科企业公民的形象,而一天之后他所要面对的却是媒体针对这家房地产龙头企业“再融资”长篇累牍的质疑。房企频频融资背后是否助推了房价节节高升?经历了沸腾一时的“捐款门”事件,万科这次所需要“招架”的与其说是对一家公司自身经营模式的考验,还不如说是一场国内房地产行业成长的集体反思。

  释放“再融资”信号

  10.64元,8月19日万科A的股价一度创下了近两个月的盘中新低。自7月初创下此轮反弹新高后,万科似乎在一夜之间一改前期蓝筹牛股的姿态,掉头逐步下探。

  或许股价的涨跌包含了太多的因素,然而巧合的是,就在8月初万科的高层人士多次释放出“再融资”的信号。根据万科最近公布的半年报,目前公司正在考虑时机成熟时进行一次股权融资,并积极探讨可行方案。

  增发再融资似乎已是“箭在弦上”,而万科冒着被市场质疑“圈钱”的风险,出剑所指的则是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房地产扩张”。今年5月至7月,万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增加土地储备,3个月的时间新增项目19块,总建筑面积达到450.6万平方米,合计需支付土地款项约69亿元。万科的半年报中也提到,公司今年新开工面积由年初计划的403万平方米增加到585万平方米,提高45.2%。

  背后的故事是,在去年国内房地产陷入调整期,万科提出的“现金为王”策略帮助公司度过了“严冬”。然而,随着今年房价回升,市场迅速回暖,与保利、金地、招商、中海等积极扩张的房地产企业都取得了大幅增长的业绩相比,万科的表现显得相对乏力。一家独大多年的万科,被保利地产追赶的情形已越来越明显。于是,不能“坐以待毙”的万科不得不选择了奋起直追,多处出击购地,此时资金流是否充裕成为此招成败的关键因素。

  

【编辑:胡俊英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