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讲述胡同高楼别样生活:物业走向个性化(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两代人讲述胡同高楼别样生活:物业走向个性化(2)
2009年09月08日 16:21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两代人讲述 -- 胡同高楼别样的生活

  从简陋低洼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与天津人住房一起变化的还有人们的生活。

  胡同里的生活

  根据《天津房地产志》的记载,1949年初,全市人均居住面积为3.59平方米。在1950年至1957年间,住宅建设投资比重较前增大,但住 宅建设仍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居住面积稍有下降,1957年为3.28平方米。

  吴玉兰回忆说,那个时候大家住的条件都不好,“家里也没什么家具,基本上就是一个桌子,一张床。住的都是平房,而且还是‘三级 跳坑’。”所谓“三级跳坑”,就是胡同比马路低、院子比胡同低、屋里比院子低,刚好形成一级比一级低的格局。因为就住在“坑”里,要 是一下雨,一家人都得从屋里往外清理雨水。

  西南楼房管站的房管员陈萍红对这种下雨带来的烦恼也印象深刻,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房管员。“一到下雨天,做饭时还得有人专 门给打伞。”陈萍红告诉记者,有些住户随着家里人口的增加,厨房也会用来住人,做饭就只好在屋外。碰到下雨天,就要打伞做饭。

  虽然有这些烦恼,但是住在胡同里的日子还是很让人回味。每天早晨,胡同两端的水龙头周围可热闹了。大家穿的五花八门聚集在这里 准备洗漱,在排队等待的期间,大家开始互相交流,家长里短就会从这里开始传播。别看队伍不成形,可是排队顺序都在大家心里呢。轮到谁 了,不管他此刻站在什么地方,立刻会出现在水龙头旁,也没有人因为“加塞儿”而闹别扭。遇到用水紧张或是要节约用水的时候,水龙头还 会用木盒子锁上。

  每逢谁家里有人结婚,大家会一起跟着热闹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最后,所有收到的礼品都会摆出来,还要贴上都是谁家送 的,以表示感谢。

  告别平房搬进楼房

  上世纪80年代初,为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天津市政府先是拆除“三级跳坑”这类平房,新建了26万平方米的住宅,一些家庭住进了 楼房。

  陈萍红告诉记者,1985年,西南楼房管站管辖范围内开始陆续实施“危陋平房改造”工程。住户们一听说要把“三级跳坑”的老房子改 造成楼房,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拆迁工作,政府还为每户家庭发放周转补助费,补贴住户在拆迁过程中可能需要支付的租 房等费用。“领补助的时候,住户特别踊跃,大伙儿自觉排成了长队,我们都发到凌晨两点。”

  “等到还迁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放炮庆祝。”陈萍红说,住户们终于告别了之前要打着伞做饭的旧房子,住进了楼房。

  天津市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工程始于1994年,到1999年底完成目标,全市累计拆除危陋房屋836万平方米,新建住宅2073万平方米,还迁 安置居民30多万户,110多万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全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93年的6.9平方米提高到1999年的8.4平方米。据天津市统计局公布的 数据,到2008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8.5平方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