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荒”传言四起 购房到底有多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上海“房荒”传言四起 购房到底有多难?(3)
2009年12月11日 02:06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谁是“房荒”的始作俑者?

  前面我们看到,上海的一手房二手房在进入四季度之后,双双出现价格大幅上涨。像这样的涨价通常就意味着市场上的供需失去了平衡。而就在上海房价持续攀升的时候,上海出现了房荒的传言也在市场上流传开。我这里有一组上海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数据,今年1到10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施工面积下降8%,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5.4%,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下降了16.5%,而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期却增长了56.6%。这似乎能印证出现了房荒的说法。但我们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推高上海房价的不仅仅是价格规律。事实上,在表面的房荒背后,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手。他们会不会是房荒的始作俑者?

  刚刚我们看到,上海的普通购房者,真是被房子压的喘不过起来,买房子为什么这么难? “房荒”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房荒真的存在吗?

  记者:“我身后的这个楼盘是位于上海闸北区不夜城板块的时代欧洲公寓,2003年这个项目开始动工,2004年底,这个楼盘的主体工程完成。按照常规开放商在拿到土地开发权一年以内就要达到预售标准,在拿到预售许可后就要对外销售。然而5年过去了,时代欧洲公寓却从来没有对外销售,而5年间,周边楼盘的价格已经从2004年的每平米9000元涨到了目前每平米28000元。”

  附近居民:“很长时间了,在这里好多年了,好多年了。好长时间了,说怎么不卖了,(周围居民)这种反映。在那边有个门口,在那边有块空地。”

  随后,记者进入了时代欧洲公寓的大门。

  记者:“师傅售楼处在哪里?”

  门卫:“没有售楼处。”

  记者:“还没有卖?”

  门卫:“还没有卖。”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卖?”

  门卫:“什么时候卖不知道。”

  门卫告诉记者,开发商的办公室就在空地的这座活动板房里,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上海瑞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记者:“这个楼盘是什么时候开始盖的?”

  上海瑞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这个5、6年了。”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还没有开盘的打算,楼下的空地是即将开发的二期工程,一期的这批房子要等二期盖好后一起销售,即使现在开盘,价钱最低也会在3万元,而对于公司为何目前不对外销售她却不愿多说。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来到了,上海瑞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部的所在地。

  记者:“我想问一下咱们时代澳洲(音)公寓是什么时候拿地,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卖呢?”

  上海瑞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林洁:“我明天给你答复吧,明天下午也是这个时间。公司有公司的规定,因为我们也是要统一的口径对外的,女:明天我会告诉你的。我明天可以解答。”

  截止节目播出前,上海瑞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依然没有回复记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时代欧洲公寓项目迟迟不能开始销售,但是在上海,这种情况却并非个案。易居中国报告显示,原本在今年11月19至30日上市的新盘会有20多个,但最终真开盘的却不足10个楼盘。正常情况下,开工1年就可以上市销售,但目前市场上有32个楼盘的开工时间超过1年没有上市销售,其中更有15个楼盘的开工时间超过2年还没有开盘。

  易居中国上海事业部项目经理薛建雄 :“开发商确实在推迟他的开盘节奏,那么它的推迟开盘节奏,又造成目前市场上更加紧张的氛围。我们现在实际上开发商愿意捂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未来房价的预期,在04年以前,可能很多土地都是零成本,或者说三百块钱,五百块钱一平米的地,过去几年房价大涨,使得它已经利润非常丰厚了在那里面。所以说它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面,又因为未来也有一个房价上涨的预期,所以它愿意更长的时间去拖。”

  半小时观察

  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除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之外,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依然是明年楼市政策的基本方向。房地产行业已经不折不扣担当起了经济中流砥柱的角色,曾经有过统计,房地产已经占据全国GDP的6.6%和1/4的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但房地产的拉动能否带来经济稳定增长,首先还得看房地产市场自身是否能保持稳定。如果房价涨幅大大超过居民的收入增长,楼市透支的将不仅是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也是经济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温家宝总理近期专门考察了上海市的保障性住房工程,表示要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而打消市场的恐慌情绪,让购房者真正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购买力,买一套合适的房子,正是抑制投机的重要一环。

  (执行主编:鄢闻余 记者:刘莹 摄像:刘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