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生活群起京城 休闲地产住宅中的蓝筹股(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休闲生活群起京城 休闲地产住宅中的蓝筹股(2)
2010年03月25日 15:28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走在最前面永远在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天通苑的“商圈经历”在北京也将长时间成为一种榜样,当成熟的大型商场已经完全饱和时,更细致更深入的配套构建就成为下一步引领居住商圈的标志。对于天通苑而言,社区商业的升级应当是一种在符合当地消费层次的基础上形式多样、层级清晰、互为补充的商业组合形态。这应当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城镇型”商业——以一个大型的商业中心为核心,配合多个次级消费中心,再辅之以丰富的便利商业而组成,能够满足区域内大部分消费者的几乎所有消费需求。

  专业人士表示,目前虽然郊区消费的绝对值落后于市区中心商圈,但是其增长和开发前景要高出市区,随着老城改造后居民外迁以及新兴商业住宅区的迅猛发展,新城商业已超越“郊区消费”的固有模式,正在向城区消费靠拢。这一形态升级的市场基础在于,天通苑拥有居民60万人,是北京屈指可数的大型社区之一,也已经是国家对于“城市”定义的人口基数,分散于社区的“便利商业”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一种必然。换而言之,其未来社区商业的雏形已经被庞大的人群所决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天通苑商业部分面积在800-2000平方米,售价在8500-10000元。在未来,60万人或许已不是天通苑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居住区会崛起于北京四周,社区商业的新模式也将愈加丰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此时,随着天通苑社区商业的迈向市场,新的篇章正在翻开。

  拥挤、忙碌构成的城市氛围并非适合于各类居住人群,在大量外延宜居产品的过程中。更加遥远的置业地点变得并非遥不可及。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造就了都市人群另一种购买力的释放,自然会向外地发散。从大量京外项目的火爆,证明了这一市场由来已久。“告别城市,远离喧嚣”从来是这类产品的标语,从北京楼市发展至今,这样的意境同样牵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去追求向往的生活。

  为“社区商业”竖起下一个榜样

  依托山水打造新城

  居住的概念总是不断更新的,对于曾经的区域,往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目前随着市政交通、轨道建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郊外项目依托特色地形,依山傍水间一个个新城拔地而起,既在生活上满足了置业者,也在整个宜居环境中平添巨大价值。

  对于这类产品,通过其案名往往可以望文生义,孔雀城、天鹅湖、盘龙谷……巨大的地域氛围将生活理念传达给购买人群。产品的归属感符合置业者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区划的意义变得不再重要,因为对于更多的购买对象来说,本身并不需要穿梭于城市之间,只需长时间享受居所周边的环境即可。

  “围城”的概念其实是一种规律。从某种程度上讲,北京城市的发展既带动了一部分人进入核心,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也促使另一部分人冲出核心,追求更广阔的空间。在北京周边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中,新项目如火如荼的建设印证了这一市场未来的前景。也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思路,为什么不能这样生活呢?

  休闲生活群起京城

  时至今日,旅游已不再是一件时髦的事情,现代都市人已经厌倦了节假日在人山人海的景点里“左冲右突”,在经济型酒店、城市客栈中周旋,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享受,即寻求向前进一步是自然山水,退一步是自家庭院,向旁走两步是五星服务的休闲境界。

  据锦绣香江负责人介绍,虽然北方冬天的天气很寒冷,但销售并没有停滞,2010年1、2月份的销售情况依然不错,项目整合潮白河、青龙湾及温泉资源,同时覆盖到休闲养生、家庭生活、物业服务、商业配套、产业支持、商务环境等全方位“休闲生活方式”,得到许多客户的认可。其实不仅是锦绣香江,在北京周边地区,绿地集团整合盘山和文化资源、华银集团整合天鹅湖山水资源等等,都是借助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打造现代都市人的“休闲生活”。

  消费观念再次升级

  有观点认为,“休闲地产”是旅游地产的一种。2003年,一个名叫波特菲勒的项目震撼了中国地产行业,接着深圳华侨城将城市旅游地产的概念带到北京,以一个“欢乐谷”带热了北京华侨城的热销,也使四方桥周边众多楼盘受益,引发了一个“四方新区”的高端住宅区。华侨城也被业内誉为旅游地产第一品牌。

  数年以后,当全国拥有旅游资源的地产商们,怀着朝拜之心,争先恐后地复制“华侨城模式”的时候,一些开发商如香江集团、绿地集团、鲁能集团、华银集团等却站在另一个高点,提出作为一个阶段性产品,“旅游地产”应该升级了,面对中国庞大的、逐渐富裕起来的人群,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趋势,应该给人们提供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特别是大都市中,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对休闲养生需求越来越普遍的特点,提出“休闲地产”所倡导的休息、生活、养生等已不仅仅是一个地产概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