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入住公平之难 申请条件仍受制于多道门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保障房入住公平之难 申请条件仍受制于多道门槛
2010年04月06日 10:1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保障性住房入住公平之难

  在蛋糕已经比较小的情况下,再存在着分配不公那就更不合理了

  3月31日,武汉经适房“六连号”案件11名被告获刑。而在近期,深圳一处经济适用房小区“豪车”扎堆的报道见诸报端,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条件和审核程序等再度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蜗居”、“蚁族”、“房奴”……2009年的流行词折射出中国人的住房之痛。过去一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购销两旺、房价飙升的背后,是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以及大量的“夹心层”更多的无奈和辛酸。

  2009年,全国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指标不到30%,这既令高层着急,也频频受到民众的指责。进入2010年,无论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有媒体据此认为,今年或将成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户的圆梦之年。

  有期望总是好的。1998年的房改和之后几年的单位集资建房等政策让一批城市工薪阶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产权房。在商品房价格日益脱离购买力的今天,保障性住房再次让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看到了拥有住房的希望。

  不过,在保障性住房供需失衡、性价比失调、监管不到位及惩处力度不足的现实中,如何让这样的机会真正降临于符合入住条件的渴望者?能否不让户籍制度的限制把大量无房者过滤在廉租房外?怎样在阳光下确保保障性住房在运行各个环节中都公开、公正、公平?

  申请条件仍受制于户籍等多道门槛

  本刊记者查阅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准入条件,其中第一条都要求具有当地城镇户口。北京市要求,具有本市城镇户籍时间满3年,年满18周岁;单身家庭申请人需年满30周岁。杭州也明确规定,申请家庭至少有一人具有当地常住城镇居民户口(不包括学生户口)并居住5年以上。上海则要求家庭成员必须具有本市常住城镇户口7年以上,并且在申请区5年以上。武汉、广州和深圳并无户口时长的限制。

  仅户籍门槛就把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庞大的群体拒之门外,特别是廉租房门槛外。《中国经济名家讲坛》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李开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但老了之后只能哪里来回到哪里去,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改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看来,大学生可能被分化为底层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往往缺乏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其声音也难以传递到相关决策层,因此在决策中往往缺乏充分的考虑。

  杭州市今年对经济适用房准入条件作了两个调整,一是将申请家庭经济收入计算口径由“家庭人均年收入”调整为“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二是将申请家庭经济收入占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上限由原先的60%提高为80%。据测算,2009年度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21491.2元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申请今年的经济适用住房。

  在廉租房方面也放宽了准入条件,覆盖范围从低保标准2倍以下扩大为低保标准2.5倍(2009年标准为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正国指出,如果经济适用房无法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夹心层”群体,便很可能导致大量中等偏下收入者被迫加入“高房价的购房群体”。一方面导致“房奴人数扩大,加大了社会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这种超越经济支付能力的购买,放大了房地产市场畸形需求,反向助推了房价的迅猛涨势。

  “范围限定得太死,条件很苛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一些准入条件有关规定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硬伤。

  上海市在申请经济适用房的准入条件上规定,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以下,可支配财产7万元以下。研究人士表示,以总价40万元为例,如果贷款3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贷,即使按照3.88%的最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则每月按揭还款也有1410元,仍然达到了申请人2300元家庭月收入的一半以上,不符合贷款要求。而首付10万元也和此前规定的“可支配财产7万元以下”不符。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武汉。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条件之一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全市城镇人均收入。有当地民众质疑,如果达到这样的条件才行,那么在办理银行按揭的时候又怎么证明你有偿还能力?

  曹建海认为,设置这样的条件,似乎想把受益人群缩小到比较窄的范围,这样既便于地方政府宣传政绩时提高任务完成量的比例,也可以减少在此方面的财政支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