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量构建新城市价值链 世博让市民气质更丰满(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世博会
    上海力量构建新城市价值链 世博让市民气质更丰满(2)
2010年03月04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世博会是传播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上海人正在悄然改变,而外界对上海人的印象却几乎原地踏步。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文/关军 张鹭

  长期以来,上海在作为奇迹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被当作笑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昊青觉得,她从小生活的这座城市一直陷于角色错位。

  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些去过“大上海”的国人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像搬运工一样扛回大大小小的日用品,顺便捎回的,是对上海人的矜持、排外、自以为是的抱怨。

  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她一直不明白,“上海人负担着全国1/6的税额,然后人均只住着两个平方(米),为何外地人对上海人心存偏见?”

  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全国尤其北中国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热度,而上海人对此却极其不买账,因为剧中唯一一个反面人物,就是以上海男人的形象塑造的,而且名字就叫王沪生。

  若干年后,《渴望》的制作人郑晓龙接受采访,说起这部电视剧的创作缘起——当年跟王朔等几个朋友呆在一块儿“捏故事”,在王朔的主导下,刘慧芳这个人物出现了,集中国妇女所有传统美德于一身,女主角得有男的陪衬吧,于是宋大成这个好人和王沪生这个坏人就出现了。起名字的时候,大家说,“这坏人可不能是北京人”,于是,就叫王沪生了。

  扮演王沪生的演员孙松说,自己演完这个角色后一度处境很尴尬。“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在火车上都会被阿姨边打边骂。当年我在上海演出时,偌大的体育馆没有人为我鼓掌。”

  自《渴望》之后,影视剧、春晚小品等场合出现的上海人形象,也多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一类的典型。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曾以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为例,其中一个情节是行动队队长马奎的上海太太给客人吃发霉的点心。他觉得这也属于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他的观点很快被媒体以“学者指《潜伏》丑化上海人”一类的火辣标题刊发,引起新一轮的热议。

  发生在上海青年刘翔身上的故事值得玩味。当刘翔横空出世,并成功塑造出一个偶像形象,公众不觉得他是典型的上海人,反而认为他是“异类”;当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黯然退赛,被许多人视为“怯懦的逃兵”,一种很有市场的评价又风行起来:到底是上海人啊。

  上海不高兴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大多一笑置之,只是某些时候的某些人群,会有烦躁和不理性突然爆发出来,并多次激化成网络热点事件。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教授援引有关调查数据,认为上海人素质偏低,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不符,部分市民排外现象严重。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发言在网络上引发一些上海人的愤慨,声讨甚至谩骂滔滔袭来。

  无妄之灾也降临到上海文化商人李大伟的头顶。他不断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基本就没停过”,其中绝大多数开口就是谩骂。李大伟有点晕头转向,后来才搞明白,《新民晚报》社区版重新刊发了他四年前的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如下一段话激怒了一些上海人:“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有人致电报社和宣传部门抗议,有人直接在网络上回击,《新民晚报》所属的论坛也曾遭受恶意攻击,而当事作者和编辑更是被“人肉搜索”。

  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的李大伟有点诧异,他没有想到骂他的人大多数不是老上海人,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许多人的上海话也说得并不地道。

  那篇文章被缩编到报纸上,又被摘取到网络上,不断被断章取义,最后直接称了一句“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这让某些人心中积郁的怨气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年轻人一看到那句被放大的话,立即热血沸腾,有的没有搞清前因后果,就开口大骂。”

  李大伟经营着一家很有名的茶馆,“上海话事件”中,他很担心发生过激行为,比如有人上门闹事。但事实表明,他多虑了,那些谩骂者不过只是躲在暗处发泄一下。“上海话”事件最直接的影响发生在当值见习编辑周小姐身上,因为某些官员也对这一事件表示震怒,致使周小姐被调离原来的岗位。

  一位网友的评论对此现象感到诧异,开埠以来海纳百川的上海,怎么连一句调侃都承担不起?他觉得“上海话赢了,上海输了”。

  最近的一次关于“歧视上海”与“上海歧视”的著名公共事件,发生在2009年12月23日早晨,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直播中,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调侃。一名听众发来短信称“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晓君在节目中回应:“⋯⋯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地域歧视背后的社会心理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地域间的歧视、丑化?

  文化学者易中天把地域歧视看作经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他举例说,北方人请客,摆一桌子,不把你灌醉不罢休,这在南方人看来是虚伪和摆谱儿。相反,在上海吃饭,北方人觉得就那么一点点菜,觉得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大家都认为自己很实在,对方很虚伪。

  易中天的观点是,不同区域的人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古训,客观、冷静、理智、平和地对待地域文化问题。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把地域歧视的主因归结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地区性歧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不植根于知识分子容易想到的文化‘基因’或‘国民性’问题,而是植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这一弱点的起伏消长,是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主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试图在此层面寻找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歧视本身是带有自卑感的,一个对自己没信心的人,才更容易在潜意识里寻找、放大、嘲弄别人的“弱点”,以此体现“优越感”,获得某种心理补偿。“请注意,在心理学上,自卑的反义词不是自傲,而是平和。”

  学者余秋雨也认为,上海人的自傲是弱者心态。“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歧视他人的人,之所以眼中满是别人的缺点,恰恰是因为他在潜意识里需要借此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这也符合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想看到的。

  张结海说,在中国,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公然的歧视已经涉嫌违法。在美国,白人对其他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至今仍有偏见,但是,没有人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针对某一族群的攻击,因为这就要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并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的情况就很可怕了,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不仅充满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张结海对此的评价是,中国人“不但歧视,而且敢于歧视”。

    ----- 世博会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