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周期监管态势明朗 银行能否安然“负重”前行(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财经中心

反周期监管态势明朗 银行能否安然“负重”前行(4)

2010年09月27日 07:3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汇金发债筹资完成注资的行为,非常类似美国银行过去用以补充一级资本的信托优先证券,而最新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要求从一级资本中逐步剔除信托优先证券。

  如果是以利润转增资本,则需要利差在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否则,利润之增加,可能不足以满足商业银行未来资本补充的需要。

  4 设限过多影响实体经济?

  上海证券报: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设限”越来越多,是否有过于审慎之嫌?反周期监管会否成为常态?在实体经济恢复难以确定的当下,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否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鲁政委:每一轮金融危机之后,都会出现一轮加强金融监管的风潮,也不排除出现过于严厉的可能。如果从保持金融机构长期稳健运行的角度来看,未必就是越谨慎越安全。因为过于严厉的监管,可能加大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弱化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令金融机构将高风险的活动逼向“监管雷达屏”之外,长期反倒可能成为酿成危机的重要因素。

  比如,198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储贷机构危急,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限制存款利率上限Q条例的限制;本轮金融危机中表外化业务的大规模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试图规范巴塞尔协议引入后对表内资产的资本要求。而经验研究也显示,在1989年引入巴塞尔协议之后,与此前相比,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不仅没有下降,反倒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因此,监管特别是更为严厉的监管,到底对金融体系和经济是一种什么的影响,客观说来,目前并未得出一致的结果。因此,监管原则的“审慎”,不等于严厉,其实质就是试图在保持金融机构平稳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与规避风险之间寻找最佳平衡,而不是走向某个极端。

  毫无疑问,反周期的监管将会成为未来的常态。从国际潮流来看,反周期已融入最新达成的《巴塞尔协议III》;在国内,中国监管部门也在积极考虑引入反周期监管的新指标。从国际上来看,正是由于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所以,巴塞尔III目前给出的是一个逐步达标的时间表,而不是在近期一次性就要求达标。

  考虑到《巴塞尔协议III》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指标,其对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我国首先要积极跟进,加强研究,但不要做率先吃螃蟹的人。

  赵庆明:我个人认为当前对商业银行“设限”确实过多,确有过度审慎的味道。我个人也不认为这是逆周期的监管做法。不过回过头去看2009年的情况,我国的商业银行放贷确实过松过多,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从防患未然的角度,监管部门确实应该加强监管,但是也不能过度。在当前实体经济并未完全恢复且仍然面对很大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对银行“设限”过多,必然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伍永刚:近期监管层对商业银行的“设限”或政策调控确实显得有些过于频繁,且力度较大,难免有过于审慎之嫌。

  监管层对商业银行的“设限”或政策调控部分属于风险监管和控制体系的调整完善,部分属于反周期监管。我们认为,其中的制度性调整不会成为常态,但反周期监管今后很有可能经常出现。

  监管层旨在加强银行风控能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抑制银行的信贷扩张,从而对实体经济复苏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对实体经济复苏潜在的负面效应可以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以及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加以克服或抵消。

  刘煜辉:从现在银行的监管理念来讲,拨备政策应该体现一个“逆周期”性,我们从新巴塞尔协议中也能看到这样一个理念,即当经济处于上升期,应当适当收紧资本约束,而当经济处于一个快速下落期时,应当允许银行启动附属资本,给经济回落一个缓冲期,平滑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这也是国际金融界在此次金融危机救助中取得的共识和经验。

  加强监管对经济的影响是肯定的,但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面对的。刚才提到的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这都是我们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攻坚领域。从眼前看,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放贷冲动,但从长期来看,无论对商业银行未来风险抵御能力,还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记者 周鹏峰 见习记者 陈俊岭)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