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防储蓄“缩水” 先走出三大理财误区(2)

2010年11月29日 16:51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误区二:投保只顾老和小,重投资轻保障

  ●“保险狂购达人”——— 魏先生公司主管 月收入8000元

  作为家庭的收入支柱,魏先生在职场上呼风唤雨,但在保险理财规划上却有失大将风度。不久前,儿子刚过完1周岁生日,这个“一脉单传”的小家伙可真是全家人的宝贝。别的不说,单从父母为他买的保险上就足以看出。魏先生说,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就接到很多保险公司的电话,有的推荐寿险,有的介绍健康险。“那时候觉得这家讲得挺有道理,那家说得也不错,一来二去就买了很多。”如今,一年花在宝宝身上的保费就要六七千元,包括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现在又有保险公司打电话给我介绍教育金保险,说要从小给孩子储备教育金,我也觉得蛮有道理,应该会考虑吧。”

  如果真像魏先生所说,再为孩子投保一份教育险,那么估计每年的保费就要万元了。而这对用心良苦的父母本身却没有什么保险保障。魏先生和太太除了有社保之外,单位还提供了门急诊医疗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我们两个身体都不错,买保险不是浪费钱嘛。”

  魏先生在为儿子尽心挑选时,也想为父母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保险产品,去年魏先生在银行理财专柜为父母购买了一份1万元的分红险保单,“今年的分红怎么才144.2元呢?”魏先生清楚记得这份保险产品宣传资料上的三大特色:固定回报、年年分红、复利累计。“当时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往年收益率汇总表,几乎都在4%以上,怎么今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而面对当前的通胀压力,一家老小每年的保险费用,就让魏先生身心疲惫!

  ●专家分析:

  “其实‘家庭支柱’才是最需要保障的人。”泰康人寿河北分公司理财经理张梦君解释,因为家庭支柱一旦倒下,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将是最大的,此时整个家庭就需要借助保险来“恢复元气”。只有自身保障充分了,子女未来的生活才能有所依靠。

  针对魏先生一家的情况,张梦君建议,在为宝宝投保教育金保险前,他们不妨先为自己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附加意外医疗险、定期寿险和健康保险,如医疗费用型、医疗补贴型产品,如果经济基础牢固,还可以考虑重大疾病险等。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