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借道短期理财 续写“吸储”篇章

2010年12月02日 16:06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临近年底,按照惯例,银行将掀起一轮吸储大战。但今年情况特殊,一是监管层多次收紧流动性,银行资金“紧张程度”比往年有增无减。二是监管部门再三发令,禁止银行高息及赠礼揽储。情况紧迫,有些银行表面平静,但实则已按捺不住心中潮涌,并以一种高智商方式进行“吸储”。

  短期理财产品

  收益骤升

  “最近股市不景气,金价不稳定,存款利率又这么低,我只能将资金暂时存放在短期理财产品中过渡。”昨日,市民马先生走访了多家银行想找寻一款合适的产品。

  不看不知道,原来短期理财产品早已占据了银行理财的大半边天。一商业银行支行网点客户经理透露,通胀压力大,加息预期强,市民更关注资金流动性,因此银行也适时地主推短期理财产品。近期这类产品销售火爆,年化收益率均有0.2%—0.4%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一家股份制银行的32天和87天的产品,年化收益率已达到2.95%和3.2%,堪比两年定期存款利率。工行人员表示:“11月12日推出180天产品年化收益率为3%,近日新推的同期限产品收益就涨到3.4%。”华夏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42天的短期理财产品年收益从2.8%涨到了3%。”

  理财式“吸储”

  缓压力

  问询理财产品收益提高的原因,银行多解释为“随着央行加息,或进一步加息预期的增强,产品收益自然水涨船高。”但记者了解到,其原因不仅于此。

  某国有银行理财师透露,加息、连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加大了收缩市场流动性的政策转向。在此情况下,年底银行资金紧张,有些银行的存贷比已逼近红线。面对无钱可贷的尴尬,一部分银行对贷款人的申请不再审批,发放贷款也只能等到明年。所以,“吸收存款”成为年底银行的头等大事。而短期理财产品不仅能在“加息周期”的不确定性中,让投资者更好“脱身”,更重要的是,银行可借提高产品收益,来吸收更多存款,进一步缓解流动性压力。当然,推销理财产品也就成了银行客户经理的特殊“揽存”手段。(本报记者 吕佳 实习生 韩佳宁)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