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制贩黑幕大揭秘:买真证或用于金融诈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身份证制贩黑幕大揭秘:买真证或用于金融诈骗

2010年10月12日 14:3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爆料

  买真证或用于金融诈骗

  中年妇女随后谈起自己的“生意经”,她称:“每个星期大约可销售数十张身份证,月售上百张,如果遇到大买家销售量则更大。”记者细数龙口西路卖身份证的中年妇女共有5位,照此计算,每月由该处流出的身份证多达四五百张。一边是有人丢失身份证并遭遇离奇案件;另一边则是身份证公开在市场上随意买卖。这令人不禁要问:众多身份证到底流到了哪里?

  “真证和假证的用途不一样,它们的流向也不一样。”中年妇女称:“一般而言,真证的‘威力’(指危害性)更大,而假证的用途则更广。”至于何谓“真证的威力更大”,中年妇女笑而不答。

  随后,记者辗转找到从事该行当数年的“马尾”(绰号),在得到不透露其真实姓名的保证后,“马尾”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购买他人真身份证的人,据我所知,十有八九从事非法勾当。”马尾称:“尤其近几年金融诈骗比较猖獗,诈骗者用他人身份证开立银行账户,以方便骗取对方转账,自己却能不在银行留下把柄。”他称,任何想做非法勾当又担心留下个人真实信息的人,都会选择购买和使用他人身份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公安机关去年共查获持假身份证的犯罪嫌疑人1883名。如此一来,因身份证引发的案件便不难让人理解:犯罪分子决心做非法勾当之前,常常预先购买他人身份证,用以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而随后发生的一切,丢证者却浑然不觉,直至有一天公安找上门。林贝欣案就是最明显例证。

  惊心

  采集信息机构疏于管理

  相对而言,假证虽然不能“过机”,危害性也比不上真证,然而其用途却更广。“假证的用途数不胜数,原因在于很多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担心涉及自己的隐私。”“马尾”称:“例如,网吧上网需要登记,很多人喜欢在网上无所顾忌地发文和交谈,于是用假身份证登记,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随后,记者拿着一张假身份证进入某家网吧,果然毫无阻碍地办理了上网卡。

  “此外,在公共场所办理各种优惠卡、会员卡和打折卡等,如果如实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转头有被对方泄露的可能,很多人心里有顾忌。”“马尾”称:“有些男女朋友和情人在宾馆开房,也不愿填写自己的真名和真实身份证号码,可是宾馆又要求出示身份证,在这种情况下,假证也派上用场。”正是由于个人生活日益多元化,有些行为不方便公之于众,出于某种保护隐私的心理,公众产生了对假证件的需求。“很多人喜欢在匿名状态下存在,担心自己的信息泄密,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身份证买卖市场。”

  去年3月份,《中国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采集公民身份证信息的机构存在疏于管理的问题。部分人丢失身份证后,缺少及时挂失意识;而捡到身份证者又不知如何处理。与此同时,公众对有关身份证的法律缺少认识,在某些地区存在买卖身份证市场。

  羊城晚报记者 黄亮 董柳

  出售伪造身份证可拘留10日

  相关

  法律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或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如果从事犯罪活动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罗荣重律师表示,居民身份证属于国家机关证件的一种,我国刑法没有独立的针对买卖真假身份证的罪名,但若有买卖行为,且危害严重,就应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论处。罗荣重还表示,《刑法》有“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其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买卖身份证在客观上助长了伪造、变造身份证的行为,因此都在法律禁止之列。

  身份证被窃贼盗用林贝欣遭通缉拘留

  -事件重放

  2010年7月22日羊城晚报独家报道:16日晚,陆丰打工妹林贝欣把身份证借给朋友上网,一个半小时后离奇被广州警方拘捕。

  随后,林贝欣被带到浙江义乌协助警方调查。

  27日,林贝欣被带到义乌市稠城派出所,办理了解除监视居住决定及案件撤销等手续。随后,义乌警方给林贝欣买了一套衣服,一些礼物,一部功能最简单的手机,还拿出2000元补偿金给她,作为此次错抓赔偿,并口头道歉。

  28日,义乌警方通报事件称,2008年9月11日,义乌警方破获一盗窃团伙,在对嫌疑人罗某、蒋某、陈某(均为女性)等人的住宿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她们以林贝欣的身份证在义乌登记入住。嫌疑人指认,林贝欣也参与了作案。2008年9月13日,根据《刑法》第264条、《刑事诉讼法》第61条第一项的规定,林贝欣因涉嫌盗窃被义乌警方上网追逃。

  据调查,2007年8月,林贝欣的背包曾在广州打工商铺内被盗,内有身份证等物(当时未报警)。2010年7月18日,林贝欣户籍所在地派出所陆丰市公安局瀛北派出所出具证明称,林贝欣曾于2007年9月9日在该派出所报称身份证在广州遗失,并补办了身份证。2008年9月11日,义乌警方破获该起盗窃团伙案件时,林贝欣应该是在广东工作,在义乌登记使用林贝欣身份证的不是其本人。

  ·林世宁·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