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大篷车"以传艺为名拐骗儿童 警方破案解救6名孩子(2)

2010年12月01日 14:4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江湖卖艺张家 涉嫌拐骗三童

  听了孩子的讲述,办案民警断定:他们的师傅涉嫌拐骗儿童罪。我国《刑法》规定,采用欺哄、蒙骗、利诱或其他方法,致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离开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就构成了拐骗儿童罪。11月12日上午,张某一家五口开着两辆大篷车去救助站领孩子时被警方抓获。但小强他们说的小菊却不在车上。

  小菊去了哪里?面对警方的讯问,张某声称,小菊是自己的女儿,被他大女儿“借”给另一杂技团“走穴”去了。

  后来当着张某的面,小菊也用一口标准的河南话说自己是河南人,是张某的女儿,叫“张小菊”。民警感觉到了她的压力,为打消她的顾虑,民警将她与张某分开询问。

  离开张某的视线,小菊才告诉民警,她姓黄,是重庆奉节县公平镇人,今年5月12日在放学的路上看杂技表演时被张某诱骗到团里,当时师傅跟她说,先跟他们学习杂技,出师后每个月有1000元工资,如果不喜欢,随时可以回家。“我觉得好玩又有钱挣就跟他上车走了。”因为小菊乖巧懂事,悟性好,人又勤奋,没到两个月,她就可以表演顶碗等杂技,深得师傅器重,被师傅认作“义女”。现在她已经是团里的台柱子,还经常被其他团借去表演,一次可以挣50元。“赚来的钱全部交给师傅了。我们每天练功,演出时还要卖药酒,师傅不高兴,还会用鞋子抽、用脚踹我们,还经常不让我们吃饱饭,我们穿的衣服也是向别人要来的。”小菊把民警当成了亲人,倾诉起其辛酸的卖艺生活。她还向民警反映,师傅师娘还给他们三个被骗来的徒弟每人取了一个新名字,三人都跟师傅姓张,并告诉他们,无论谁问他们的名字,一定记得说这个张姓的名字,是自愿跟随师傅学艺的。

  DNA信息对比 找到孩子家人

  经审讯,张某交代,目前中山范围内还有五六家与他们类似的大篷车在流动演出。11月15日,中山警方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拉网清查利用杂技表演拐骗儿童案件。当晚,警方就查扣了一辆以杂技团为名流浪卖艺乞讨、疑似有被拐骗儿童参与演出的大篷车。自称杂技团团长的司机李某因为未能交代清楚车上三名卖艺少年的来历及身份,涉嫌拐骗儿童被拘留。

  警方先将所有孩子的血样DNA信息录入了公安部数据库,与全国各地失踪孩子父母的信息进行比对。11月13日,警方与小鹏、小菊的家人取得联系。得知走失大半年的儿子被找到,小鹏的母亲当场大哭,近半年来,为找儿子,她走遍了重庆附近的几个县。

  据黄金辉介绍,通过对两起案件的破案分析,他们发现,这类犯罪组织成员以家庭血亲关系为主要维系纽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易于逃避公安检查盘问。每到一地,他们首先在路边进行杂技表演,吸引小孩的注意和兴趣,然后专找独处的小孩子搭讪。加上他们没有固定场所,流动区域广,对社会治安的维稳危害较大。

  尚有大量孩子 难以获得保护 中山警方在清查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有些流浪乞讨表演的杂技团是有演出证的,那些表演的未成年孩子个人身份资料齐全,杂技团也与他们的家长签订了协议,每年有工资寄到孩子家中。据张某反映,河南有5000多个与他们类似的杂技团,有些孩子,2岁就被送进杂技学校学表演,然后被家长送到杂技团赚钱。黄金辉说,碰到这种情况,他们核实清楚后,只有放人。

  -对话犯罪嫌疑人

  口口声声不懂法

  却知如何避检查

  在中山看守所,羊城晚报记者见到了涉嫌拐骗儿童的“豫某艺术团”张某,他不承认自己故意拐骗三个孩子,说他们都是自愿跟他学艺,他不懂法,是好心做了错事。

  张:三个孩子都是离家出走的。我不收留他们,他们说不定早就饿死了,或者冻死了。

  记者:你也有一个8岁的儿子,如果他丢了,你会不会着急?

  张:当然着急。

  记者:你将心比心,人家的孩子丢了,家长就不着急吗?你有没有试图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呢?

  张:我想跟他们联系啊,但孩子不让。

  记者:你是大人,有分析判断力,怎么反倒听小孩子的话?

  张:小菊后妈对她不好,小鹏跟他后爸不好。与其让他们回家受苦,还不如跟着我学功夫呢。再说,河南小杂技演员大把,人家还想把孩子送到我这里学艺赚钱呢。

  记者:孩子们说,你拿他们当赚钱的工具,不高兴就打骂他们,还让他们乞讨,讨来好吃的,要先给你们一家人吃?

  张:你是诓我吧?我从来不打孩子。我对他们就像对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百分之千地好。要饭、讨衣服很正常啊,我们表演又不卖票,人家给什么,就拿什么。我自己穿的衣服也是要来的,能够省点就省一点嘛。

  据警方介绍,嘴上口口声声不懂法的张某,因为身体不适取保候审,前脚出门,后脚就给小菊的父亲打电话,说拿5000元钱与他们私了。因为黄启泰几小时前已经得知女儿被警方妥善安置,所以一口拒绝了张某的要求。

  中山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黄金辉说,从张某给孩子改名跟自己姓、教他们说河南话、应对外人的问话就可以看出,他不仅懂法,而且知道如何规避警方的检查。 记者 潘林 通讯员 张小凤 张演强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