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北大学者就修改拆迁条例再上书 提9方面修改意见

2010年12月26日 02:2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在会上发言。本报实习记者高媛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天,距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二次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结束还有5天,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召开研讨会,对二次意见稿初步提出9方面修改意见,准备讨论斟酌后于下周一正式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这将是北大法学者又一次就拆迁条例上书。

  去年12月7日,姜明安、沈岿、王锡锌、陈端洪等北大五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要求对老拆迁条例进行审查。其后,关于新拆迁条例的讨论与修改被推向公众舆论中心。今年12月15日,二次意见稿正式公开征集意见,至12月30日结束。

  昨天,姜明安、沈岿、王锡锌、陈端洪、张千帆、郑振源、党国英、熊伟等20余位学者与会。学者们就二次意见稿进行了激烈讨论,形成了初步的修改意见。同时,十多位被拆迁户来到会场,除了聆听学者的讨论,还不时发表意见。

  -修改意见1

  关于征收和补偿的原则

  的合法、正当,如最近媒体披露的上海静安区“修改一个占地只有603平方米的地铁出口,却要征用约3.5万平方米的土地”。

  1.强调公益前提

  二次意见稿第二条规定: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

  2.全程公开透明

  二次意见稿第三条规定: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

  3.征收是最后选择

  修改意见:增加一条:通过其他方式可以实现征收目的的,不得实施征收;确需实给予公平补偿。

  修改意见: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果公开的原则。

  修改意见: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公开透明的原则。

  理由:“结果公开”原则施征收的,应选择对被征收人损失最小的征收方案。

  理由:房屋征收与补偿还应该遵循比例原则。目的的正当,并不意味着手段补偿。

  理由:二次意见稿与一次意见稿的第二条相比,少了“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的规定,公益目的为原则,应该是不能缺少的。

  是不全面的,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整个过程,包括征收依据、理由、补偿方案等都应该公开,除非涉及国家秘密。

  -修改意见2

  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

  前提中剔除商业开发

  二次意见稿第八条规定: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修改意见:有下列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理由:“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的规定,在公共利益前面增加的限定是笼统宽泛的。

  专家补充:王锡锌表示,很多商业开发可由此实现合法征收。应增一个排他性条款:以商业开发为内容的征收不得认定为公共利益的需要。

  -修改意见3

  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行政规划的公众参与

  公众应参与规划编制

  二次意见稿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各项建设活动,应该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该纳入市、县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修改意见:将第一句修改为:“前款规定的各项建设活动,应该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规划涉及的被征收人和社会公众有权依法参与相关规划的编制过程。”将其第二款第二句作为该条第三款。

  理由:这些建议是强调公众(特别是作为利害关系人的公众)对规划编制的参与。

  -修改意见4

  关于旧房改造的决策民主

  旧房屋改造需2/3同意

  修改意见:第八条第二款第二句变为第三款后,改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该纳入市、县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其中,旧城区改建涉及征收、改造旧房屋的,应当征得旧房屋征收范围内三分之二以上被征收人的同意。

  理由:二次意见稿以“旧城区改建”替换“旧房改造”,将旧城区改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根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状,这种改造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形成被征收人多数意见完全不受重视的现象。由于危房改造会威胁住户甚至行人的安全,不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人同意的条件,故用“旧房屋改造”概念取代。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