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破除瓶颈、整合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

破除瓶颈、整合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

2021年05月17日 1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杨程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需“拼船出海”,大湾区内各城市应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

图为4月18日,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内的小鹏P7车型生产线。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王骏 摄
图为4月18日,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内的小鹏P7车型生产线。 中新社记者 王骏 摄

  凝聚顶尖研究机构、科研人才的粤港澳大湾区各方,正在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出谋献策。如何“拼船出海”,提升竞争优势,支持大湾区成为全球科创高地?

  ——国家支持打造科创“大湾区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群之一,区内科创发展受高度关注。着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中央对此大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已公布,将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直接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中港澳元素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教育、基础设施等项目。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将给大湾区科创生态圈注入一剂强心针,帮助大湾区科创产业完成“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打造科技创新的“大湾区模式”。

图为4月16日,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合创新中心内展示的智慧视觉应用成果。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王骏 摄
图为4月16日,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合创新中心内展示的智慧视觉应用成果。  中新社记者 王骏 摄

  组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推出面对境外人才的所得税补贴政策、探索科研创新合作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2年来,破除瓶颈、打破制约,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迸发创新能量。

  “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都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在资本非常丰富的地区才有发展土壤。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在全国是最有优势的,在世界上也是有优势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如是说。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大湾区产业转型

  “ 大湾区最独特的优势,是‘一国两制’ 。”林郑月娥曾表示,全世界找不到一个城市群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与此同时,过去由于缺乏具体政策、信息交流平台未统一和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如何突破现有障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成为关键议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大湾区城市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应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尤其自2019年以来,各城市积极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推动了大湾区产业高端化发展进程。

  目前,珠江口西岸和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了优质企业、技术、项目、管理等资源,与深圳、广州等湾区中心城市形成上下游分工合作关系。前海、南沙和横琴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快速发展,产业服务的辐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继续提升技术和资本的集聚程度,通过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利用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深圳的创新、珠三角的制造业、澳门与葡语国家的关系,增强地区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开拓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模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认为,这会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发挥更大作用。

图为4月17日,香港青年科学家潘洪辉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采访。<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王骏 摄
图为4月17日,香港青年科学家潘洪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中新社记者 王骏 摄

  ——制度创新促大湾区要素配置优化

  从初创团队12人到现在100多人,从9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到现在拥有约7000平方米的创新服务平台,香港青年科学家潘洪辉在广东中山用了3年时间,企业赢得国内外百家生物制药客户认可。

  自2019年以来,有越来越多与潘博士一样的港澳科学家选择落脚大湾区。如何继续完善三地合作的常态化机制,让人流、资金流、数据流都流通起来?近年来,相关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例如,广东全面实施大湾区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引进近9000名创新人才;香港今年动用20亿港元,推出为期5年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澳门将“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全面建设智慧城市”作为特区政府施政重点。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会长李若谷说,大湾区建设离不开创新的思想和勇气,政策要协调,人员信息的交流藩篱要突破,税收政策和法律等要统一,这样才能将各地在不同领域的优势都最大化。

  “更早进入大湾区,让企业在此落地,对未来开发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占得更多先机。”潘洪辉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呼吁。(完)

【编辑:田博川】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