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岸“大三通”之后的香港及其应对策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分析:两岸“大三通”之后的香港及其应对策略
2009年01月05日 16:08 来源:学习时报 发表评论

  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实现,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尤其是对台湾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心剂,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两岸“三通”也会对香港带来影响,让香港经济面临“大三通”之后的巨大发展压力。面对压力,香港在继续寻求中央支持外,开始积极发展港台经贸关系,以避免香港从两岸的“中介地位”被“边缘化”。

  “大三通”冲击香港

  长期以来,由于海峡两岸不能直接“三通”,海峡两岸人员往来主要通过港澳地区,海上航运也大多通过香港弯靠与转运,两岸邮政业务也间接通过香港进行,也因此造就了香港在两岸的特殊中介地位。两岸不能直接通航时,港澳与日本石垣岛、韩国济州岛等均能坐收红利。据有关专家评估,两岸人员往来靠第三地中转,有七成经香港,两成经澳门,此外,韩国济州岛,日本石垣岛都从两岸海运中转中每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巨大利益。

  2008年底,海峡两岸实现直接“大三通”之后,大中华地区的经贸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香港在海峡两岸之间的中介地位受到冲击,对香港的航空运输、海上运输以及旅游业等产生不小的影响。据港、澳旅游局资料显示,两岸直航后,过境香港的台湾旅客将减少六成,澳门则会锐减三成以上。其实,近年经港澳中转的台湾旅客440万人次,直航后到港澳的台湾旅客将降至260万人次,一年减少近200万人次。李嘉诚认为两岸直航将抢走香港“自由行”旅客,同时影响香港航空及货运业的生意。花旗银行报告认为两岸直航后,每年香港经济损失25亿港元。香港台湾工商协会前会长安琪预估,两岸经香港转口的产品,“三通”后将有八成改为直接出口到对岸,香港可能因此损失上千亿港元的出口货值,届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香港的物流业。香港政府部门估计,“三通”后香港的海运业务可能一年会掉6%,即减少集装箱运输量138万个标准箱,价值约13亿美元。香港机场管理局公布了香港11月的客货运输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跌,其中客运下跌5.6,货运下跌18.7%。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是香港航空运输下跌的主因,但年中开通的两岸空中“周末包机”也是原因之一。未来两岸直航开通后,每年往来海峡两岸的400多万人次的台湾旅客,至少有一半会通过直航包机往来两岸,而不必再围绕道香港港与澳门,仅次一项对港澳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视。香港在海峡两岸中的中介地位面临新的挑战,香港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两岸金融直接合作是否冲击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两岸直航或“大三通”对香港经济的冲击将逐步显现,未来的冲击可能还不只是直航,还有更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海峡两岸金融业的直接往来与合作对香港的影响也不能忽视。12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国共经贸文化论坛,将促进两岸金融合作作为重要协商议题,未来两岸金融业市场相互开放与直接往来、合作之后,会不会影响香港的两岸中间金融业务,甚至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颇受关注。

  在两岸经贸往来中,金融业的开放一直严重滞后,影响到两岸金融业的合作与发展,但也在另一方面给香港金融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台商的大量融资与筹资主要选择香港,香港成了两岸最重要的筹资中心与资产管理中心。目前台资企业在香港挂牌上市的企业超过50家。台湾金融业也将香港作为进军内地的前进基地,台湾证券公司、银行等均将香港设立据点,发展业务。台湾富邦银行还收购香港港基银行,成立富邦(香港)银行,再依CEPA机制参与内地投资与发展。台湾试点的人民币兑换业务的人民币来源与寸头调用也是通过香港的外资银行进行。

  两岸金融市场开放与合作及相关业务的开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会对香港的台资金融业务有一定影响,但对香港整体金融业的影响不大,也不会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未来两岸金融业获得重大发展之后,在台北及内地上海均积极争取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在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下,可能会影响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尽管短期不会动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危机感增加,加快港台经贸合作

  港台经贸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台湾是香港第四大贸易伙伴,2007年双方贸易额达331亿美元,香港也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中转地区,是台湾重要的出口与转口地。港台也是最重要的相互投资目的地。在理论上,港台双方仍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尤其是在直接“三通”之后,有利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两岸经贸障碍消除之后,会创造出更大的商机,香港可以从中找到新的定位,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在发展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同时,发展与台湾的经贸关系,寻求台湾的商机。未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台湾方面仍有诸多限制,香港则在台湾有几十年的投资发展经验,香港仍可与内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台湾市场。

  多年来,由于台湾当局限制两岸直接“三通”,造成台湾经济的边缘化危机,航运地位下降,外资撤离,企业出走。如今,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台湾经济边缘化危机,让台湾重新融入大中华经济区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中。但两岸直接“三通”后,则有人提出香港可能出现“边缘化危机”,担心香港优势的流失。尽管香港经济边缘化危机有点言过其词,但却充分显示了香港人的危机意识。有学者提出面对香港中转功能的弱化与淡化危机,香港应加快转型,开拓更多不同类型的服务,扩大在两岸经济融合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马英九上台后,在两岸关系得到重大改善的同时,港台关系也出现了难得的互动与发展良机。香港特区政府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发展港台经贸关系,期望香港能够在两岸关系改善与经贸合作过程中找到新的定位,新的发展机会。马英九上台两个月,台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就访问香港,特首曾荫权接见了江丙坤,并提议香港成立“港台商贸合作委员会”,并以贸发局作为秘书处,主席由特首委任,港府全力支持。台湾也成立“台港商贸合作委员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港台经贸合作的新渠道。民进党执政县市负责人也到香港推广旅游活动,则显示了新形势下香港在两岸形势变化后的开放程度与港台往来的新趋势。马英九当局也出台不少相关政策措施,有利港台经济合作。台“陆委会”于六月底发表的“香港移交十一周年情势研析报告”中,表示希望港府在台设立官方办事处,以促进港台关系发展,随后再次表达希望扩大港台经贸交流,互设办事处。台湾当局先后推出港、台指数股票型基金(ETF)相互挂牌,开放香港交易所挂牌企业赴台申请股票第二上市或发行台湾存托凭证等措施。

  香港方面更是积极发展港台经贸关系。为拓展台湾市场,加强双方经济合作,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率领香港专业团体于十月访问台湾,希望积极拓展台商市场。梁振英表示,两岸形势明显朝向积极与良好地方向发展,香港需要寻找新的角色和机会,期望台港之间的交流会更宽,频率更高。尤其强调香港的专业团体可以为台湾台商、在港台商及大陆台商扮演更佳的角色。香港贸发局发言人张志辉表示,香港在金融、物流、基建和房地产、专业服务四个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这些方面与台湾企业合作。台湾则在科技产业起步早,研发实力强,香港作为国际商贸平台,可在科技商业化等方面与台湾展开合作。

  10月15日,曾荫权在发表的2008—2009年施政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与台湾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主张,受到港台两地的高度关注与肯定。曾荫权在报告中提出,推动成立“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加强经贸、投资、旅游合作;2009年1月起对访港的台湾居民提供更大便利,台湾居民可在一个月内多次申请网上快证,每次在港停留时间可延至三十天。曾荫权还委派财政司官员成立一个跨部门的督导委员会,专责研究和统筹促进港台经贸关系的整体策略和工作计划。十六日,马英九上台后五个月之后,台湾当局便批准香港贸发展在台北设立办事处,成为香港在台设立的首个官方机构,主要工作是推进香港金融、物流、基建、服务业及专业服务,加强港台两地在科技发展与娱乐等行业的合作,促进双方经贸交流与合作。

  中央再次出台支持香港新举措

  香港特区面对“大三通”后的危机感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断向中央政府反应情况,陈述香港经济发展的困难,争取中央对香港的支持。

  香港回归十多年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与考验,在特区政府的努力下,尤其是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战胜了“非典”、金融危机、禽流感等困难,让香港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如今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衰退,两岸直接“三通”实现,进一步增大了香港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央也派人到香港考察,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困境,也没有忘记在经济上“救香港”,“扶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北京述职之后,中央政府便宣布了支持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十四项措施。其实,不只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包括了应对“大三通”后香港可能出现的困难与压力。

  这在十四项措施中,有四个重点。一是,有关内地与香港金融业的合作,包括;允许合资企业在在香港以人民币进行贸易支付;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必要时为香港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内地机构利用香港平台,开展国际金融业务;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其实,就是要将香港作为人民币的境外离岸中心与清算中心,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二是,针对两岸直航的可能影响,特别提出积极推进香港与内地集装箱港口实现功能互补和共同发展,支持香港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鼓励内地与香港有关方面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建立内地与香港港口完善与密切的协作关系,就是要在内地港口发展与两岸海运直航的同时,保证香港港口与海运的发展,维持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三是,推进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战略重新定位与经济合作。即中央政府已通过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合作,发展成为世界级大都会经济圈,这是对港澳经济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定位。四是,扩大开放“自由行”。允许非广东籍的深圳常住居民,可在深圳办理香港“个人游”,研究增加开放“个从游”内地城市数目。据报道,2009年1月起将扩大赴香港“自由行”的省,浙江省、福建省将全面开放个人港澳游,山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个多西部省份和多个省会城市开放自由行,预计可为香港增加1亿多的新客源。另外,争取在新的一年签署CEPA第六个补充协议,预计还会有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举措出台。

  这十四项措施的出台,受到香港工商界的广泛欢迎,对稳定民众信心、促进香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 王建民)

【编辑:刘羡
    更多港澳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