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产阶级观察:很可怜,处境尴尬不被羡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香港中产阶级观察:很可怜,处境尴尬不被羡慕(2)
2010年06月07日 13:2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公平:中产形成的关键“土壤”

  大量形成中产的1970年代,对香港意味着三件事:一是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期;二是社会因成立廉政公署日益走向公正、开放和廉洁;三是政府开始推行公屋、义务教育、新市镇等系列民生政策,香港社会日益向现代化转型。

  上述三点,在社会学家吕大乐看来,恰是一个社会大规模形成中产阶级的必需土壤——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公正清廉和开放的社会,则使多数人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在向上流动的机遇面前,你要做的就是勤奋努力和发挥潜力,而非依靠门第裙带、投机取巧,更不可能是对国有资产巧取豪夺。

  有了“起点公平、机会均等”的社会土壤,中产人士依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路径便具有可复制性,他们会成为社会纷纷效仿的榜样,由此形成全社会努力向上、奋发有为的良性情绪和氛围。

  事实上,这种“可依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社会氛围和人生信念,在今天的香港依然很普遍。据雷鼎鸣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的本地学生中,70%以上在“公屋”或“居屋”(相当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长大,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于草根阶层改变命运至为关键。

  可复制:中产的价值所在

  香港中产阶级对于社会的价值,记者采访后归纳有三:

  其一,香港中产“平和理性”的气质使其成为社会的稳定力量。

  吕大乐告诉记者,以理性、平和、专业为主要气质的中产阶级“很难被讨好”,更不容易被街头运动所煽动,这也是其在政治上缺少利益代言人的重要原因。

  以记者年初在香港的观察为例。当时香港的“80后”们正掀起轰轰烈烈的所谓“反高铁”运动,“苦行反高铁、反高铁嘉年华”等活动在立法会外如火如荼,媒体亦因吸引眼球的天性,每天以大版面对市民进行“视听轰炸”。

  令记者极为慨叹的是,在“反高铁”最激烈的一周后,香港《明报》做的前后两个同题民调显示,社会上支持兴建高铁的人数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58%;“不支持”建高铁的人反而下降近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占比超过50%的中产阶级,对高铁的支持率始终没变,甚至可能因反感“反高铁运动”而有所上升。理性的他们懂得,高铁关乎香港的长远发展,没有理由为感性和冲动的理由去做傻事。

  雷鼎鸣告诉记者,中产遇到问题时,一般倾向于靠自身能力和资源去解决,而非“上街”或在报纸上“激动”,因为他们的时间成本比较高,不会去做“无用功”。

  这也意味着,香港中产是最不易被“街头运动”和“报纸版面”所影响的群体,他们能理性建设性地看待事件分析形势,坚持自己的独立主张。

  其二,香港中产的“专业性和高收入”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和“助推器”。

  香港中产以其专业性,成为这座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资源;同时其优裕的收入状况,也成为推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雷鼎鸣告诉记者,作为金融中心的香港,其GDP中48%来自资本投入;12%来自不含任何人力资本的纯体力投入;剩下40%则来自人力资本投入,而拥有最丰富人力资本的,当然是中产阶级。

  此外,中产优裕的收入状况,也使其成为助推消费的中坚力量,因为在发达经济体,消费一般要占到GDP的60%。

  香港2010年3月的最新调查显示,香港收入最高的职业分布在“教育及公共行政机构”,时薪中位数为129港元;“经理、行政级人员、专业人士及辅助专业人员(典型的中产阶级职业)”为107港元,公司文员的时薪为54港元,收入最低的保安、清洁职业每小时则不到28港元。

  上述数据,可以大致反映出香港中产阶级收入之优裕。

  三是,成功路径“可复制”,是中产的重要价值所在,有助于整体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推动社会步入良性轨道。

  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往往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其依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人生轨迹,具有可效仿性和榜样价值,对于推动一个社会的进步具正面意义。

  吕大乐告诉记者,他在英读博期间,曾回港访问过接受综援(相当于内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女工。后来那位女工还特意带自己的小孩子再来,说“你要向这个哥哥学习,他以前也住公屋,现在都在英国读博士了”。

  这种情况,和草根出身的吕大乐小时被父亲带到“陆羽茶室”体会优裕阶层生活状态的做法非常相似。

  想过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正常心态,当一个社会能够为聪明、努力的人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时,这种心态就会最大化,构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的氛围,进而推动社会步入良性,无疑,这将极大地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