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管齐下纾解住房困局 基层民众:真的很满意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1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场声】香港市民 谭秋环

  我以前住在这里,就是很窄的地方,床也在这儿,(不管)什么东西,吃、睡都在这里。厨房和厕所都在这,是连在一起的,上厕所还要(踩)高一级(台阶),出入都不方便。

  【解说】从逼仄狭小的天台一角到宽敞舒适的温馨小屋,从阴暗潮湿的破旧厕所到明亮通风的洗浴间。三个月前,香港市民谭秋环就居住在这间位于深水埗的劏房里,75岁的她每天需要爬11层楼,来到楼宇天台一角这间不足5平米的小房间里,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

  【同期】香港市民 谭秋环

  屋顶还漏水,真的很麻烦,大雨的时候,我一天要倒几盆水,好多水,吃饭的时候就是对着马桶吃,太小了,站在(马桶)那里做饭。

  【解说】潮湿的地道、凌乱的天线,谭秋环说,每逢刮风下雨,这里都会积满水洼,稍不留神便会踩中青苔滑倒。今年3月,在深水埗区区议员刘佩玉的帮助下,谭秋环成功申请到过渡性房屋的入住资格,并顺利搬入新屋。

  【现场】看电视画面

  【现场声】香港市民 谭秋环

  新的房子真的很满意,(以前居住的劏房)厨房和厕所差的太远了,这里做饭也挺好的,上厕所也不用(爬)高(台阶)了。

  【解说】谭秋环现所居住的过渡性房屋,是由香港民间团体主导,在特区政府支持下,由不同基金、私人公司、社会福利机构及社会企业合力推动的建设项目。其主要为长期轮候公屋达3年及以上、居住环境恶劣的基层市民提供可负担的房屋,而非永久性建筑。截至2023年4月25日,全港累计有7020个房屋单位已投入使用,14068个房屋单位完成拨款,预计将于2024年底,全港共有21000多个过渡性房屋单位投入使用。

  【同期】香港深水埗区区议员 刘佩玉

  公屋也好,过渡性房屋也好,他们(劏房户)搬到上面了之后,他们就觉得整个空间比以前住在劏房的时候大了很多,起码有独立的洗手间,有独立的厨房,还有小朋友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空间、房间。这样一来可能整个家庭(关系)就比以往和睦了。

  【解说】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解决住屋的沉疴痼疾也是香港第六届特区政府上任之后的重要施政目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指出,政府将善用短期内并未落实长远发展计划的政府及私人土地,采用标准简约设计和“组装合成”建筑法快速兴建“简约公屋”,以尽快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不足的缺口,改善香港基层市民的居住环境。

  【同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李家超

  推出全新“简约公屋”,政府会利用短期内未有发展计划的政府和私人土地,以标准简约设计和“组装合成”快速建成“简约公屋”。在五年内兴建约30000个单位,增加约四分之一公营房屋供应。轮候传统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请入住“简约公屋”提早上楼,以家庭为优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轮候传统公屋的位置,之后迁入传统公屋。“简约公屋”会配备传统公屋的基本设施,租金较同区传统公屋低。 我们会与香港房屋委员会和香港房屋协会紧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质,推高首五年供应量,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解说】随着多种房屋建设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新一届特区政府为香港的住屋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香港基层市民轮候公屋时间正逐年缩短,这也让基层民众看到了希望。

  【同期】香港深水埗区区议员 刘佩玉

  我昨天也是带了一批在轮候公屋的劏房家庭去,然后去参观了(特区)政府在启德区的一个简约公屋的示范区,他们也很开心,他们有个愿景知道,原来政府在(建)的一方面是过渡性房屋,另一方面原来(还有)未来的简约公屋。原来4到5个人的单位的空间有四五百尺(40平米)都可以了,就是大家都是很安心,因为而且租金也相对市价便宜很多,所以大家都很希望尽快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解说】解决住屋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近一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在积极加快择地建屋,保障土地房屋稳定供应的同时,为基层民众提供切实支援,进一步缓解市民购房、住房压力,努力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同期】香港深水埗区区议员 刘佩玉

  轮候公屋超过三年的住户,(特区)政府现在每个月也会有生活补贴,最起码可以减少他们的(生活压力)。还有其他的一些福利,例如有小孩的(家庭)也会有一些学生津贴,还有一些书本津贴,今天社会上也会有很多的有心机构也会给予帮助,包括中电的电费资助,成功申请之后就会有1000块钱的电费津贴,这些我觉得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记者 罗嗣昱 范思忆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