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北京交通硬件设施不亚于任何发达国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称北京交通硬件设施不亚于任何发达国家

2010年08月13日 14:56 来源: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节目名称:缓解城市交通 世界各国有高招儿

  播出时间:2010年8月13日13:05分

  邀请嘉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

  行者徐铁人

  主持人:罗旭

  编导:高南 赵园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天下天天谈,近年来北京市在改善交通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天我们的话题呢,就围绕交通展开,首先介绍来到演播室的两位嘉宾,一位是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欢迎大伟老师,大伟老师我们最近看到北京市确实在改善交通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这个地铁那是四通八达,比如说机场的三号航站楼,那是非常地雄伟,您也作为北京市的市民您觉得在平时出行的时候,在哪些细致的地方体会到交通在变化,在改善。

  王大伟:这个硬件我们可以说非常地自豪,我去过世界上一些国家,我觉得北京的硬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主持人:今天另外一位嘉宾,非常高兴请到了徐铁人,欢迎徐铁人,徐铁人是著名的行者,也是影视演员,铁人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吧。

  徐铁人:对。

  主持人:好,在我们节目当中具体来探讨一下,其实说到交通呢,交通应该是很多国际大都市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大家都把解决交通的问题列为首要的任务,接下来我们带您到东京看一看,看看东京有什么高招。

  小片1:东京经验:轨道交通 市民首选

  配音:日本主要实施的,是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东京,轨道交通种类非常丰富,除了联系国内各大城市、速度非常快的高速铁路新干线外,运输量较大的还包括JR线电气化铁路、地铁和轻轨。这些轨道交通线密集交叉、互相联网,几乎到东京任何一个地方都可通过轨道交通往来,而且换车几乎根本不需要出站。这些车辆发车十分密集,基本上两三分钟就是一辆,而且发车很准时。另外,东京的轨道交通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以到成田机场为例,从东京市中心到成田国际机场,开车走高速公路与坐电车的时间差不多,但是在费用上,开车却要比坐电车高出至少两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

  主持人:我记得大伟老师好像在东京学习生活过,东京的轨道交通应该给您的印象也挺深吧。

  王大伟:对,我是85年在东京,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程度是天壤之别,所以当时我们去了以后,到日本是非常地震撼,日本当时的轨道交通,一个就是地铁,一个就是那个新干线,是吧,叫(英语),那个东西非常非常地厉害,所以当时给我们就是震撼,就是两个字震撼。

  主持人:您把它写下了。

  王大伟:时而地上时地下,地铁连着千万家,上班下班全公交,私车罩套停在家。这是我当时,也就是说二十多年以前,日本的交通给我的印象,一个是时而地上时地下是什么?日本东京的地不平,所以它的地铁,咱们的地铁就是在地下,它不是,它开着开着上来了,开着开着又下去了,因为它地不平。

  主持人:其实八通线那段也有。

  王大伟:就那么一小段,可是人家这个地铁,我说你这不是地铁吗?怎么都在上面,因为它的地不平,这是一个。地铁连着千万家是什么?它实际上四通八达,你走着走着就上了好多大超市了,这个就是当时也是很震撼的。

  第三个是上班下班全公交,就是当时日本那个时候,在85年的时候,日本的私车就已经完全普及了,可是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不开私车上下班?日本的地面比较小,停车场比较少,它地下停车场很少,上面家庭主妇买了车,买回来以后,就是外边弄个帆布罩给罩起来,也不开,只是说作为一个谈资,上下班全部都是轨道交通。

  主持人:其实说到轨道的交通,咱们北京老百姓应该体会也挺深的,尤其像原来最早的时候有1号线,环线,现在轨道交通是四通八达了,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轨道交通吧。

  小片2:2020年北京地铁将达30条 总长度超千公里

  配音:根据今年5月底公布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在2011年到2020年规划期间,北京轨道交通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以地铁轻轨系统、市郊轨道系统、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构建规划线网。到2020年,北京地铁轻轨线路将达30条,总长约1050公里。四环路内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4公里,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地铁站。同时,尽快在解决自驾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方面有所突破,鼓励市民在中心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街访1:

  (1)您平时出行坐轨道交通多吗?都坐那几条线?

  (2)感觉北京的轨道交通跟过去变化大吗?感觉方便吗?觉还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

  主持人:看得出来,大家对于轨道交通还是非常关心的,我们新浪微博的网友也发表了自己很多言论,比如说有一位网友他就说,他说他是一位大学生,原来从他住的地方到中关村去买电子元器件的时候,要坐公交车,挺不方便,现在坐轨道交通也可以到中关村了,又快又便捷,铁人你在北京的时候会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吗?

  徐铁人:偶尔。

  徐铁人:但是我感觉我们的轨道交通,跟世界很多先进城市比起来,还是稍微有点不足,好像每个城市都有值得它学习的地方,比如说香港,香港值得学习的是什么?是零换乘,你从这个线到那个线,你不需要上上下下,只需要过了马路,就是你下了车到对面去换乘,这是香港,换乘是非常方便。

  而东京呢是线路密度大,就是你甚至说一个建筑的东端和西端,或者南端和北端,都分别有两个不同的线路的地铁站,这是东京的线路密度大。

  而首尔呢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尔值得全世界学习的是,它的地铁宽度,地铁车厢的宽度是全世界最宽的,所以在首尔上下班高峰期间,你就感觉人特别多,但是并没有像在国内感觉,甚至东京那种感觉那么拥挤,实际上是因为首尔地铁的车厢宽度它有意加快。

  主持人:很宽敞。

  徐铁人:很宽敞。

  主持人:所以在里面可以拍电影,我看到《我的野蛮女友》很大一段是在地铁里面拍的。

  徐铁人:而柏林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是柏林错综复杂的交通体系,它集中某几个大的站点进行换乘,北京的地铁也有交叉点,但是往往是A线B线,就是一线和二线交叉,很少有三线以上的,顶多是三条地铁线交叉,而像东京,尤其像柏林,柏林的中央车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感觉是,它的层数是六层,从最下面一层国家的火车,甚至国际列车,然后郊区短途列车,城市轻轨,地铁线,还有好几个线叫不出名字来,一共是六层,就是说,但是它的建筑面积非常小,它要求简洁,要求人从进入到进出,能够越少走路越好,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所以你在地下一层,比如下了火车,从国外过来到国内下了火车,你直接坐电梯上了六层,可以去坐一个城市短途交际线,所以非常方便。

  主持人:是,而且未来咱们还提出来,因为要鼓励大家轨道交通出行,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他自己有车,自驾车,在在自驾车和轨道出行之间,换乘这个方面,可能我们要做很多的工作,不知道我们二位有没有什么建议,觉得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在哪里侧重点在哪里?在哪里努力?

  徐铁人: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就是前几年上海的地铁,有人是带着折叠自行车下地铁了,后来报纸上也反映,最后地铁公司也禁止了,但是我在德国、在美国,就发现他们有专门的地铁车厢,拿出一个车厢来,是允许大家推自行车进去的。

  主持人:就如果您带着折叠自行车,您就进这个车厢。

  徐铁人:他甚至不是折叠自行车,就是赛车,也有的就是平常上下班用的骑的自行车,推到地铁车厢里,但是不是每个车厢都能推进去的,因为这样影响别人。

  而在芝加哥就更有趣,它不仅地铁可以带自行车,它连公共汽车车头前面伸出一个装置,最开始我一看这个装置,我觉得挺奇怪,我说这个车前面为什么伸出一个手臂来,当我遇到第二辆公共汽车才发现,它那上面能停三辆自行车,他鼓励大家自行车出行,是低碳嘛。

  英国的印象,我觉得给我们学习的也有很多,英国的印象我也是总结了这么四句话,叫火车自由可上下,地铁网络密如麻,高速早修十几年,乡村小路美如画,这是英国的给我的交通印象。

  徐铁人:对,然后最后一句话是乡村公路美如画,这是我要再三强调的,就是老百姓叫出门,就是衣食住行,咱们今天谈的是行,这是老百姓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建议非常好,欢迎回来,这里是天下天天谈,今天我们天下天天谈要关注交通问题,刚才我们两位嘉宾已经谈到了世界上很多城市在交通方面有很多高招,接下来我们带您到英国看一看,具体看一看哪里有什么切实可行的高招?

  小片3:伦敦经验:切实执行“公交优先”(国际财经 财经纵横: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法宝——“公交优先” 2007-1-7 11:32:10)

  配音:在伦敦,市内道路一般都设有公交专用线路,并在路面上印有红色的“公交车道”字样,提醒司机注意;另外,伦敦还专门为公交车创造了“优先区域”。通常,公交车道会在距离路口停车线一段距离时终止,成为混合车道。为了保障公交车能在这段混合车道中拥有优先权,于是,交通部门在公交车道终止的位置,预置了一个红绿灯,为公交车在预置红绿灯和路口红绿灯之间创造出一个“优先区域”。

  除了保障公交车在道路上的优先权外,英国政府还鼓励市民少开私家车进城。在伦敦以外的城镇,当地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启动了一项“停车再乘车”的计划,也就是在城镇外围修建大面积的停车场,鼓励市民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再乘坐公交车进入城镇。

  主持人:其实说到公交这个专用道,咱北京也有公交专用道,在路边有黄色的虚线画的一个,咱们平时私家车是不能走的,但是伦敦,刚才片子说伦敦甚至在路口也为公交车设定了专门的区域,我不知道铁人你在伦敦时候有没有注意到?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