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全民招商”引闹剧频频 被指“穷折腾”(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江苏沭阳“全民招商”引闹剧频频 被指“穷折腾”(3)

2010年08月17日 10: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被指“穷折腾”

  “对苏北欠发达地区而言,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工业的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绝不是全部工作,更不应成为衡量干部优劣、决定干部升迁的惟一度量衡。”

  “为了招商,教育局长可以不管学校里的事情,民政局长可以不问民政上的事情,这样做行吗?逼教物理的老师去教政治,这样做合理吗?”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沭阳县多年来许多做法一直饱受舆论诟病,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招商引资的“高压政策”。

  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2003年,《现代快报》报道,沭阳县除教师以外的财政供养人员人人都有招商引资指标,完不成任务就面临着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离岗招商直至引咎辞职等处理,多位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因此遭离岗处理。

  2010年,沭阳县全民招商搞得如火如荼,连公检法司这些单位都参与到全民招商大潮中去了。不过,也有沭阳的官员宣称,沭阳已经从全民招商走向了专业招商,为此还专门成立了30多个专业招商局。而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这些所谓的专业招商局的负责人和成员大多来自县直单位和各乡镇,仍然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仍然是全民招商。沭阳县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35个驻外专业招商局未能引进达到考核标准的亿元开、竣工项目。

  就沭阳县在招商引资中出现的种种“怪象”,《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江苏省委党校等相关专家。江苏省委党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指出,国务院曾明确要求地方招商引资不得下指标、定任务,简单地用行政手段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他说:“为了招商,教育局长可以不管学校里的事情,民政局长可以不问民政上的事情,这样做行吗?逼教物理的老师去教政治,这样做合理吗?”

  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朱德堂认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如果基层法院参加招商引资,势必要破坏独立审判原则,法院和法官就可能拿手中的审判权、执行权与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当事人做交易,以换取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这将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司法机关的形象与权威。而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参与招商引资,也会影响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衍生很多腐败的问题。因此,既不应该给公检法等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也不应鼓励其参与招商引资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国华教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全民招商已经被证明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在强调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完全不应该。现在即使在中西部地区,大家也已经认识到全员招商的危害了。

  王国华教授认为,对苏北欠发达地区而言,通过招商引资来发展工业的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绝不是全部工作,更不应成为衡量干部优劣、决定干部升迁的惟一度量衡。王国华教授进一步分析指出,以招商引资为纲的“高压政策”会带来一些恶果:一、这种导向会打破正常的工作秩序,扰乱正常的组织秩序,极易导致干部追求短平快的东西,过分注重眼前的政绩,不再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忽视本职工作甚至忽视为民办事。二、这种导向下为了得到提拔官员会不择手段去造假,结果会导致很多“假大空”现象的出现。三、极易导致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如很多不好支出的费用可以借招商引资名义支出,此外一些官员会借资源配置之名对招引来的企业进行权力寻租。

  采访中,专家们普遍认为,从行为上看,沭阳的做法是一种公权力的扭曲行为,是一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的表现;从本质上看,招商引资“高压政策”的根子是错误的政绩观和不正确的发展观,是一种大搞GDP崇拜的短视行为,是“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国华等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防范短期政治行为和速效政绩的机制,通过具体的制度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基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沭阳的发展一直较为关注的一位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沭阳县如此招商实属“穷折腾”。他说,沭阳县这几年的发展刚有起色,但底子还很薄,仍是江苏省财政转移支付县,每年都享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巨额财政补助,沭阳经不起这样的“穷折腾”啊!

  采访行将结束时,不少群众又向本报投诉沭阳经济开发区存在涉嫌土地违规、化工厂污染等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吴永)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