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指短视限行政策不能解决堵车问题(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指短视限行政策不能解决堵车问题(3)

2010年10月26日 11:24 来源:央视-今日观察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网友通过网络发来的自己一些观点。“全球五大堵车的城市均是发展中国家,这说明堵车不只是车多的问题,也是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建设滞后的产物,另外由于高房价,很多人选择在远郊区购房,这就更偏赖于私家车了,这也是堵车的重要原因,这也说明‘住和对‘行’的影响是非常大。再有人口多度集中也是造成堵车的原因,这也说明我们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特别的滞后。”

  其实现在放眼看去,堵车已经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了,随着汽车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中城市,甚至小城市,堵车的现象也在不断的复制,这些城市也天天都在为堵车而烦恼,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限行制度这一办法,似乎也作为一种经验,从北京传了出去,我们来看看各地的一些做法。

  歌词:从北向南,西三环北向南,北三环东转的西向东方向交通拥堵。

  妈妈你要去哪里,我也一定要陪着你,路上的车越来越多,无时无刻不在堵车。这个城市越来越发达,可总是没有地方玩耍,人群中我溜溜达达,谁能给我一个回答。

  拥堵状况在很多城市可谓屡见不鲜,不仅在北京,也有一些城市相继采取限行措施。

  江西省会南昌,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将尾号限行常态化的城市,截止到去年底,南昌机动车保有量为53万辆,而去年南昌市车管所一天上牌就有300多辆机动车。

  长春,今年4月26号长春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街路交通组织的通告》,错时上下班,两条主干道,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部分路段按车牌尾号进行,5万辆摩托车也加入到限号的行列,目前,长春市城区内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1万辆,施行按车号限行和错时上下班的第二天,人民大街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但是临近的亚泰大街等主要路段却十分拥挤。

  兰州,近年来机动车以年均15%的速度在增长,截至今年8月已超过37万辆,10年的时间增长了3倍多。今年的前8个月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入户机动车达260辆,9月18号开始兰州市决定,为控制兰州市城区道路交通总辆,缓解交通拥堵,在中心城区实施机动车按照号排尾数限行措施,据有关部门测算,兰州限行,实际削减量估计在15%左右,约6万辆车,按照今年每个工作日日均260辆车的增速,一年后兰州的车辆尾号限行所挤出的这点空间将被完全填补,交通将再现拥堵的困局。

  主持人:刚才的这几个城市可能是众多治理交通拥堵城市当中的几个个案,他们现在使用的办法就是通过限行来治堵,但是我们也看到,其实用这样的办法治理拥堵只能收获短期的效果,这点即便我们不是专业的城市交通管理者,大家也日益看到了,刚才网友也提到说,这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办法,但是为什么我们还看到这么多的城市,他们还是要“限”,而且不断的都在加入到“限行”的队伍里?

  霍德明:没错,堵车是一个公共现象,而限行是一个公共政策,刚刚网友也讲的很清楚,限行纯粹是“治标不治本”,换句话说它的期限非常短,但它基本的道理,为什么它不管用,还大家都用呢?

  主持人:是。

  霍德明:美国,2004年的诺奖得主叫普雷斯科特,这个人,他在80年代的时候就提出来一个理论叫做“时间不一致”,什么道理呢?就是当你执行了一个政策,这个政策的效果不长,不过呢,这个政策的制定者他的任期更短,换句话说,今天如果说是限行的效果,它只要有效果,甚至稍微有长一点的效果,那么制定这个政策的所谓的领导官员,他就会因为这个政策而得到嘉奖,当然了,长期来看,如果说这个政策是刚才我们讲限行的这个政策的话,那肯定是长期没效果的,因为人们的行为会随之改变,改变以后他原来所制定的政策,就必须要再变个样,如果说限行还不够,那当然就是限号,甚至单双号,最后还是限购。但是就长远时间来看,我还是那句话,时间不一致性,这个经济学理论在这里还是可以用的。

  刘戈:其实限号就是把拥堵的时间,全面拥堵的时间往后推了一两年,但是它带来的结果现在看的话,是汽车数量增加的更快了,所以是这样,其实我觉得在处理堵车这个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他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错觉,就是说一个误区,就是把堵车等同于城市公共交通,其实的话,我觉得这是两件事,解决城市公共交通中有多种手段,步行、自行车、公交车、轨道。

  主持人:对。

  刘戈:还有最后是私人汽车。但是现在的话,堵车的问题主要是堵了私人轿车,堵了轿车,为什么轿车现在堵了以后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因为在中国,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超过百分之,北京市35%的人是靠轿车来出行的,但是在全世界其他的这些发达的大城市,那么这个比例是很低的,大概也就占到10%左右,那么70%多的人是靠什么呢,靠公交来解决他的出行问题,而北京这个比例只占到了39%,所以的话你就产生了这样一些问题,在北京也好,在一些中等城市也好,那么最后就是原来骑自行车和坐公交车的这些人,现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私人轿车,然后通过私人轿车来解决自己的公共出行的问题,那么反倒是,就是公共交通的这一部分,轨道交通,公共汽车没有得到更快的发展。所以由于这样的一种滞后,产生了现在一个大量拥堵的现象。

  主持人:对,其实在很多城市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拥堵现象,我想仅仅一个“限”字,是完全不能解决问题的,到底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百姓出行更加的顺畅?更加的便捷呢?稍候的节目继续我们的评论。

  治理城市拥堵,不能只靠限行,如何让百姓出行更快捷?前瞻性思路有哪些?《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节目现场,继续在今天的《今日观察》当中,来关注如何让我们的城市出行变得更加的畅通,马上来看看网友传来的这两幅漫画。

  第一幅漫画描绘的就是交通拥挤的现象,在这个被拥挤不堪的汽车上面,我们看到有很多的“限”,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无限的“限”,有人说你再想想还有什么“限”,你还要“限”什么,但也有一个人提出说,限这,限那都不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你们怎么来看这个漫画传递的信息?

  霍德明:我觉得这个漫画就是我刚刚讲的,你限的越多,短期之内看起来效果很好,但是长期来看它正好把这个效果抵消了,因为人们行为的改变,所以堵车解决的长期之道,绝对是发展公共交通,而不是限这个限那个。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