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学术委员会“归位”可作“去行政化”基点

2010年11月10日 14:2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校学术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且委员会成员绝大多数为校领导,这是国内高校目前的普遍做法。然而,在华中师范大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23名成员中,除了1名分管学术工作的副校长,书记、校长等校领导全部退出。对华中师大的破冰之举,素来主张推行教育改革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认为:这是对教授权利的尊重,有利于大学回归学术本位。(11月9日《人民日报》)

  在“官本位”沉疴的影响之下,教育行政化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使得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中师大让学术委员会回归学术本位的积极探索,或许可以作为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基点。

  学术本位不彰,大学必然会越来越像官场。这些年,不少大学先后成为“副部级大学”,其党委书记和校长称为副部级干部,正是大学教育在内外两个层面双重行政化的表征。如此一来,大学“官本位”的色彩越来越浓,离学术本位却越来越远,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的空间也就越来越逼仄。不仅如此,“官本位”使得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被边缘化,为了谋求话语权,这些学术精英只能将用于治学的精力放在追逐权力和官位级别上,成为权力的附庸,这势必导致大学精神的矮化,并对大学生们的义利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的示范作用。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会谈时强调,“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在今年7月底正式公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也力推“去行政化”,明确提出要取消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说千道万,教育改革都指向“去行政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教育回归本色。

  当然,大学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教育又只是整个国家体系的一部分,要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学术委员会回归学术本位只是找准了一个基点,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对接配合,需要在办学经费保障、校长产生方式等多个层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探索。(易艳刚)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