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渤海水西调进新疆引发热议 网民口水要比海水多

2010年11月10日 16:4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周一本报刊发《渤海水西调进新疆?》消息后,引发读者的热议,有打热线电话的,也有在胡杨林社区开帖讨论的,而在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上回帖的更多。另外,这不仅是腾讯当日热点新闻的第二条,在猫扑、天涯等地,也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

  拍砖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还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除去部分因没看清调水用意的人有过激言论之外,大家争议的焦点为以下两个:引水成本和后果,除了对成本难以衡量之外,对其后果,网友们也分析得头头是道,难分轩轾。专业人士也对其费用做出了解释。

  支持帝 海水西来好处多

  1.哈哈嘻嘻:很有好处。新疆、内蒙煤炭丰富,但是煤化工发展受到制约,关键是没有水,有了海水,可以用水来制煤气,用盐来制氯气,大力发展煤化工业,强力拉动西部经济发展。

  另外,改变新疆的局部气候应该不会严重影响东部气候,想当年,楼兰国多么繁荣,还有,那罗布泊一百年前还是水清草绿,那时,东部的气候恐怕比现在还好很多~

  2.用可惜了: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东地区因为四周没有高山,水进去了也留不住。而海水调入中国西部沙漠,然后形成自然降水,这在中国西部地区理论上能实现。这就是上天送给中国改造环境的礼物。

  3.看山是山:海水西调入疆,将新疆的几个盆地用海水淹没最少5米以上,一方面使新疆的气候变得湿润,同时,也使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增加,使我国中原大地的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大有益处。

  另一方面,在新疆发展海水养殖,可增加我国的蛋白质产量。

  再一方面,利用盆地更低的地方,发展水运,以减少使用耕地修建公路。利用不断输送的海水,可以改善新疆地区的气候。湿润的气候,可以加速我国大部分地区植被的生长,同时,也可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林业生产,不要忘了有人说过,林业也可以增收哦。

  质疑帝 可能成环境灾难

  1.埃尔山:不说成本问题,只说大规模改造气候可能带来的环境灾难,就是谁也承担不起的责任。我国现在的人口密集区属于季风气候,如果没有了这个季风,也就没有了中国的农业,没有了农业,中国又怎么生存呢?

  且不说是不是真的能够改变西部气候,我们想过了吗?如果改变气候的结果是造成东部气候变得严酷,这可能又与改造气候的初衷是背道而驰了吧?

  2.扯扯更健康:如果说南水北调还占个地理优势,地势上比较符合也好运作,那么这个算什么?用泵把水抽高1千多米再靠地势流动?像个想法出奇得2而且2的很没有水平。我要盐水做什么?一路上提炼盐?补充水?那还不如植树造林,生态固水来得实惠。改变沿途气候?是可以,但是不固水,白搭啊。而且海水对周围的地层是有一定破坏作用的这个怎么不提?

  3.非专业起哄:原谅我,我只看到了玻璃钢企业的身影。

  4.天账涯号:假设人工湖为青海湖的两倍,面积约为一万平方公里,假设平均水深约为十米,则需要海水一千亿吨,假设每吨约需要十元,则总共约为一万亿元,在新疆高蒸发量的情况下,假设十米的水用时一年蒸发完,则若需维持水量不变,则每天大约需要三亿吨水,大约三十亿元人民币,则每年需要大约一万亿来维持人工湖……

  建议帝 先去别国做实验

  1.高兴奥:我们国家的科技已经这么超前了吗?人家中东的沙漠国家都在海边,要取海水可比我们方便多了,人家为什么不这么干?人家没钱没技术?如果专家们先去那边实验成功,人家肯定会送上大把钞票,然后拿着外汇回来再搞,省钱了,也长经验了,老百姓一定拍手赞成。

  2.四大四大:如果全程使用管道,并且天津的电力够用,使海水到达新疆一些干涸的咸水湖,并且利用大自然的水循环原理,必然会使新疆及新疆以东地区得到大量降水,甘肃等地必然受益。这样,肯定会有效控制沙尘暴,而贫穷地区收入状况肯定会改善。这比捐款支援要更有效吧?

  专业帝 西调海水可创收

  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负责人王秀顺:“引渤济锡海水西送”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据初步估测,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08.9亿元人民币,产品收入具体包括煤化工42.9亿元、海洋化工42.9亿元、输海水13.3亿元,税后年利润为41.6亿元。项目上马后,仅海洋化工产品产生的效益就可在10年内偿还海洋化工和调海水工程的全部工程投资。(稿件均由编辑整理)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