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胡锦涛今日将展峰会之旅 中国外交掀“冬季热潮”

2010年11月11日 0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11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日至14日将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近期中国高层领导人外访频仍,有媒体评论感叹“眼花缭乱”,而胡锦涛此次外访行程,则是这波“冬季外交”的又一重要行动。

  G20峰会首在亚洲举行 胡锦涛吁关注四大问题

  11日至12日,第五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主要议题为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四大议题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上个月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庆州会议就解决汇率争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所达成协议的后续进展。

  出席峰会前夕,胡锦涛接受了韩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他表示,此次峰会是首次在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二十国集团机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愿同各成员一道,推动首尔峰会继续落实前几次峰会达成的共识,同时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特色。

  胡锦涛指出,首尔峰会主要应该抓住以下问题。一是继续本着同舟共济精神和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向市场发出二十国集团成员团结一致应对世界经济重大挑战的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二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三是推动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政治支持。四是反对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胡锦涛将在APEC发表演讲 中方望达五方面成果

  在G20峰会后,胡锦涛将随即赶往日本横滨出席APEC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据中国外交部介绍,胡锦涛将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阐述中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的主张,提出对APEC未来发展的看法,介绍中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立场主张,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以“亚太新兴市场国家”为主旨发表演讲,并将在与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的对话会上同工商界就亚太自贸区、中小企业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交换看法。

  中方表示希望此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以下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一是在促进经济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以茂物目标审评为契机,进一步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是发出明确、积极信号,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在锁定现有成果基础上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

  四是在帮助发展中成员能力建设、缩小发展差距方面取得新进展,增强发展中成员自主发展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五是继续稳步推进APEC机制改革,提高合作效率,增强合作活力,不断提升APEC作用和影响。

  APEC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论坛,成立20多年来,为推进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发展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合作。中国国家主席出席了历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领导人出访脚步频密 掀冬季外交热潮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开始了新一轮密集的出访活动。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月底出席东亚峰会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4日至6日访问了法国、葡萄牙。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亚洲三国的访问,以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欧亚四国的访问,都在进行之中。中国领导人的足迹涉及邻国与远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接触层面丰富多样。

  除领导人相继出访外,访客亦络绎不绝。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七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世博会高峰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

  今年五月就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9日率领着“史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访华,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与之举行了会见和会谈。访问期间,副总理级的第三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举行。

  有分析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的增长和腾飞,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外交主动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的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政治关系和国家关系来促进经贸关系发展,为国内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服务。外交的这一功能也越来越突出。

  中国外长杨洁篪年初表示,今年将中国着眼“世博外交”和“峰会外交”两个主题,上海世博会已经闭幕,而国际峰会也即将收官。媒体注意到,将于12日在广州召开的亚运会也被视为实践公共外交的好机会。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