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兰州晚报:别把社会实践搞成上山下乡

2010年11月15日 15:33 来源:兰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庆市委、市政府11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该市大学生将重点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这一规定引发网络热议,有人称是“上山下乡”重来,有人则力挺“三学”,称大学生需要借此深入社会、了解社情。

  相关网站就此事件进行网络调查:你支持还是反对?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说这一行动是“上山下乡”的重来,我认为是不负责任地贴标签,但若要对其力挺,又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内容和背后的东西都值得商榷。

  如果有大学生个人问我,自己想到农村去看看,进工厂再转转,与工农同胞生活上几个月的时间,也好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多一些了解。那我不仅要力挺,还会为他的上山下乡提供很多可能的帮助。可如果他们是被要求,被吆喝,群羊一般给赶到乡下去,那怎么说呢,那只能说是对他们自我支配命运的选择权利的不尊重。

  孔子说,有教无类。既然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注意和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让现代的大学生学农学工,还要“确保70多万”都来参加,有没有想到过,大学校园里除了“官二代”、“富二代”这部分的孩子外,也有很多学生本来就是从农村出来的,还有很多学生的家长本来就属于城市平民,对于这一部分大学生而言,还有必要让他们再一次下乡“回炉”,或者直接体验一下民生的艰难吗?

  培养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生产产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所需要的,但他们需要的绝对不是整齐划一的社会实践。他们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注重环境建设,搭建好他们需要的舞台,给他们提供很多的实践机会和可能。但具体要做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应该把选择权重新交回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手里,而不是代他们来进行选择。当然,让他们自我选择的前提是,大学教育已经教会了他们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及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大学教育中最最缺乏的。

  到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冯友兰先生论大学教育时曾说过的一句话,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合乎理想的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欣赏。(蔡宁祯)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