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各方热议大学生“再学工农兵”有没有必要

2010年11月12日 09:1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庆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将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消息甫一出台,就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迅速占据各大门户网站显著位置,人们纷纷争论着这样的话题:在如今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情况下,再学工农兵,有没有必要呢?

  支持

  有利生活精神磨砺

  有利了解民意国情

  “再学工农兵”是值得激赏的做法,是对大学教育缺乏实践经验的正确修正。

  我们的国家是有着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农业国家,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无视这个事实的存在。不了解我们绝大部分人口的生存现状,就不能正确认识我们的国情。很多大学生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上学和工作都局限在城市里,看到的只是局部的发展和现状,极容易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走入误区,这些都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国家接班人的培养的。

  “‘纸上谈兵’绝非好汉”。的确是这个道理。当大学生还要家长大包小包带上家当陪同入学时,当大学生四年当中只知道在学校里读书,“两耳只闻窗外事,一心不读圣贤书”时,当大学生都说上山下乡很苦时,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浪费,是对教育的莫大嘲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凸显了重提“上山下乡”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不仅会“纸上谈兵”,还会在前线“带兵打仗”,或冲锋陷阵,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合格的教育产品。而且,从修补阶层断裂的意义上说,“再学工农兵”也有利于大学生知行合一,贴近工农兵,从而为所谓大学生中的“富二代”、“官二代”了解“穷二代”,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很显然,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的磨砺,也有利于了解国情和民意,为他们的就业和思想打下坚实的底子。(叶扩)

  提醒

  莫成“比赛写报告”

  虽然该活动并非强制约束,不与学生的学分挂钩,也不作为大学生拿毕业证的一道门槛,但也并非就没有任务,因为最终“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市教委将组织专家对调研报告认真评审,优秀报告不仅会受到表彰奖励,还将被推荐到相关部门作为工作参考,这写报告咋看咋有点盖过了社会实践的本身。

  我们不怀疑重庆市开展“新知青下乡”的良苦用心,按理说注重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尤其是大学生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未必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个良好的开端。只可惜最终“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削弱了该活动的本来意义。

  很显然,通过几个月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在政府组织倡导、并作出合理安排之下,大学生们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比较以往零星散落式的自找门路象征性的实习,其锻炼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而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也定会产生若干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尤其是那些文字水平较高的学生,更能发挥特长。但当要求每个人都写社会调研报告,并且是都要有价值时,不但没有因人而异,而且最终的愿望也是奢望,“个个都能够撰写出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那还会有优秀可言吗?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项活动最好不要以“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作为终结,更不能依据个人的调研报告决定其社会实践的效果。如果说“新知青下乡”更多体现的是重庆市政府高瞻远瞩培养人才的战略性眼光的话,那又何必急功近利地要求每人至少撰写一篇论文作为收山之作呢?何不将“考核”的长线放得再更远一些,写出有价值调研报告者我们当然欢迎,但没有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甚至就没有写出调研报告者,我们也不认为他就是没有完成此次社会实践。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不画蛇添足,不急功近利……这些难道不也是政府通过此项活动给予大学生们最好的社会实践吗?(周稀银)

  反对

  不过是无力的救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庆方面称,让大学生“再学工农兵”,主要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国情、市情、民情,以此培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现在的大学生素质低,能力差,找工难,问题到底出在哪?难道真是国情了解不够吗?

  从小学到大学,中国教育一直饱受诟病,很显然现行的教育制度难辞其咎,中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打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教育仍停留在最低层次的功利教育上,在德和才之间,看重的是才,而忽视的是德;在术与利之间,看重的是利,而忽视的是术。如今,当钱老之问犹言在耳,现行的教育制度根基未变,这种无力的救赎能起到多大功效?

  事实上,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也确实有益于他们的成长成才,但是鉴于他们十几年来所受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要想通过四个月的“六个一”的社会实践,再学工农兵,就能从一个专业能力孱弱、个体素质低下的学生转变成一个动手能力较强、心怀社稷民生的优秀人才,顺利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廖水南)

  建议

  大学生学农学工也应搞分类

  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去农村劳动、参加工厂的实际操作,甚至进行社会调研……这一切出发点是好的,是想锻炼学生与社会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充分了解底层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可是让一座城市里75万大学生都去参加这项活动未必妥当。

  首先,很多大学生都来自农村,让他们重新回到农村,对他们来说可能无益于他们见识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相较而言,不如把送他们下乡、学农的钱省出来作为留学基金,送农家子弟走出国门,见识一下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其次,大学教育毕竟是专业教育,学生们在学校里每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设计。学生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问题的看法、想法,事先未经过他们的同意,让学生们拿出4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所谓的下乡、学工、社会实践,可能会打乱他们本人设计的毕业实习计划。

  让所有的孩子同时去看一件事,这就像北京为加强身体素质,强迫所有机关干部都要每天做第八套广播体操一样,这种公权对私权干涉太多,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有的人喜欢毕业之前去沙漠,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有的人喜欢去矿山,了解矿工生活,而不是想千篇一律去做同一件事情、整齐划一。

  了解国情的方法有很多种,其实让所有的人去干同一件事,不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比如说,农科的学生组织去附近农村参加一次科技下乡活动,工科学生就是直接进入工厂实习,对社会学、新闻学的学生,让他们直接参加社会风俗或者状况的考察。这种做法,在老清华就有很好的传统,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如果没有这种传统,费孝通也不会日后写出《江村经济》。而这种机会,我们会发现在现在的大学里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75万学生去学农学工,仅仅接待就是一个大问题。匆匆一个月的时光,可能一大帮人轰隆隆去了田间地头,情况没了解多少,光顾着看热闹去了。而种下的树可能也仅是面子工程,一拨人走了,小树也很快枯萎了。与其这样,不如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制定不同的计划,这种做法看起来繁琐,但是可能切实有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怎样充分了解国情,这样做不仅会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专款专用、减少浪费。同时,也益于日后产生不同领域的精英。在教育领域里,兴趣毕竟是最好的老师。(陈媛媛)

  -延伸

  人民的公仆也该学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加强社会实践教育,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只是简单地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统一为“六个一”,可能有点单调,有点形式主义,但如果各高校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同时,“人民的公仆”——干部官员也该进行“再学工农兵”。

  干部官员的一举一动,是具有社会带动效应的。干部官员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就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但是,目前在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方面,却出现了异化的现象,急需要通过一场“再学工农兵”来加以纠正。(郭文婧)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