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保障民生 让低收入阶层有房租(2)

2010年12月06日 15:28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大 ↓小

  解读 加强网络等形式就医

  经济学家梁小民:医疗体制改革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已把私立医院纳入到公共医疗体系,这将方便百姓就医。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在这方面过去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来看,这方面大大加强了。只有加强了投入,才能使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条件得到改善,才能吸引百姓就近就医。三是加强网络等多种形式就医,当患者第一次在大医院确诊后,即可通过网络诊疗,这样减少了患者看病的成本,也减缓了大医院排队的压力。在医药价格方面,一方面要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以供求关系为杠杆的药价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机制,尤其是对基本用药的监管,这包括价格上的,也包括药物质量上的。(记者 龙露)

  建议 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目标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切实履行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的职责,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政策性住房体系,增加土地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建设多元化的住房租赁体系,积极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引导群众通过租赁形式解决住房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公共租赁房建设管理机制和融资模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公共租赁房服务。积极推进旧城区人口疏解和房屋保护性改造修缮工程,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大农村抗震节能房改造建设力度,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

  解读 让低收入阶层有房可租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在目前市场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从住房解决为切入点,是政府惠民、关注民生的体现,是保障民生的关键点,也是难点。从报告看,其基本思路是改变住房供给结构入手,让低收入阶层有房租、有房住,从而实现居者有其屋。

  从另一方面讲,目前,我们在信息的掌握上有所缺失,如从银行、税务、工商等方面都没有完善的信息平台。这使政府无法掌握大众消费的方向和需求,从而造成富人占据穷人的资源。对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平台建设,不能让开着宝马车住经济适用房的现象重演。

  第三,因为市场房价居高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的缓解,因此,政府采取了一条加大投入公共住房体系的方式,通过公租房的建设,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夹心层”的关注,这部分群体,从经济上,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政策房的条件;从政策上,他们有住房的需求,但没有申请的渠道。作为政府,应关注这部分群众,为其改善住房条件架起一条畅通的渠道,使购房的主体,与供给方实现对接。(记者 龙露)

  建议 居民收入同步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广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解读 “少收多拨”增加居民收入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一些人曾经提出过“中国人勤劳但不富有”这一说法。这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很多劳动者,干得是最底层的低端工作,钱的大头都让别人赚走了,所以才会导致一些从事低端劳动的普通者相比之下收入较低这样的问题。

  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一方面,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解决,另外则要靠各个单位、机构增加研发费用,开拓更新的销售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解决。这样,一旦劳动者能够提供更好、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劳动者的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上来了。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少收多拨”的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政府可以通过让税,以及更多通过转移支付,最终分配到居民个人的头上,以此来提高居民收入。比如,在“十二五”时期,政府就可以通过扩大社保的覆盖面,来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工资水平等。(记者 张楠)

  建议 减少市民出行需求

  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继续坚持公交优先的方针,建设公交城市。优先推进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建设交通快速通勤网络,优化公共交通布局,优化立体化公交换乘条件,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体系。实施中心城路网加密,大力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建设市域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高路网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强化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制定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

  解读 引导企业机关外迁

  经济学家梁小民:从与世界大城市相比较的角度来看,北京经过“十一五”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已相当发达,但为什么还会拥堵呢?这主要是因为,北京中心城市内企业、机关太多,人口众多,造成中心城区交通的总体压力过大。要根本解决拥堵,首先必须对企业、机关和人口进行疏解外迁。这种外迁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改善交通线、加强北京周边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软件的建设,吸引企业等外迁。

  其次,要限制汽车的使用,这种限制要通过经济的手段,主要是提高停车、进城的收费。

  第三,要在北京城乡结合部修建大型立体停车场。

  建议 保障首都“菜篮子”

  积极培育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解读 蔬菜自给率将提到35%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远:为了平抑农产品价格,北京市将利用5年的时间,扩大本市的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菜、肉、蛋、奶、鱼、果的自给率。到2015年,本市将在现有60万亩菜田的基础上,在远郊区县再新增10万亩菜田。并通过区域合作等方式,在北京周边省份新开辟20万亩合作菜田。届时北京的蔬菜自给率将从目前的年均28%,提高到35%。

  农业主管部门: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将重点建设蔬菜、畜禽、水产品基地,选择邻近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等市县合作建设供京蔬菜生产基地。(记者 张楠)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