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创共育民族团结“一盘棋”

分享到:

共建共创共育民族团结“一盘棋”

2022年11月11日 15:12 来源:《中国新闻》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记者胡贵龙 作者潘雨洁/文

西宁市各族学生互帮互助,放飞梦想。
西宁市各族学生互帮互助,放飞梦想。中共西宁市委统战部供图
 海南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德言寺开展“深化三项教育 实现三个提升”教育活动。才仁多杰 摄
海南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德言寺开展“深化三项教育 实现三个提升”教育活动。才仁多杰 摄
 海北州刚察县创新开展藏传佛教寺院星级评定命名表彰会。

  中共海北州委统战部供图
海北州刚察县创新开展藏传佛教寺院星级评定命名表彰会。   中共海北州委统战部供图
 草原牧民新生活。中共海北州委统战部供图
草原牧民新生活。中共海北州委统战部供图

  打造石榴籽社区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社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阵地”。近年来,西宁探索适合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集中授牌25家社区“石榴籽家园”,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

  基层社区特色各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点线面”全方位创建工作,从每条街道、社区延展到每栋楼宇、单元、每户家庭。各民族居民逐渐增进理解认同、深化交融互信,共同浇灌“石榴花开”。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社区,有的成立党支部、培育政策宣讲员;有的动员综治维稳工作站、治保会、调委会、礼拜点、物业、楼栋长、网格员,关爱“一老一小”及残疾群体;有的结合地方特色组织文化节庆活动,打造“舌尖上的民族团结”。

  兴海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56年,是西宁市最早建制的街道办事处之一。街道常住2.3万余人,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18.2%。该地区历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处,亦是湟水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基地。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与基层组织实行“一体化”联创,有力保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街道党工委采取单建、联建、合建等办法,整合23个网格优势资源,建起24个小区“石榴籽”党支部。通过招募、聘请、联点,组织辖区党员、楼院(栋)长、联点单位成立志愿联防联控队,派出党建指导员加强16个“两新”党组织帮带,发挥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人大、政协、群团组织优势,共建共创共育民族团结“一盘棋”。

  社区建立“联防清单”,“穿警服的副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共同参与一线治理,筑起“平安堤”;律所、法院参与“寺院法制宣传月”“十星寺院创建”等普法活动;居民间,“啄木鸟小讲堂”“石榴籽家园微党课”,将各民族融洽和睦传统和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传播。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意义,掌握了如何更好地处理邻里关系,与人和睦相处。”尕寺巷5号院的居民马斌说。

  同时,街道党工委组织兴海路美食街“五小行业”认领居民“微心愿”,帮助解决“急难愁盼”。发放低保对象、残疾人、特殊家庭补贴慰问金;为小区“穿衣戴帽”,升级改造上下水管网、楼道照明、外墙楼顶;让3000多名老人吃上“爱老食堂饭”;摸底辖区1000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岗位+需求+专业”清单举办招聘会一系列举措推动民生改善与民族团结“双促进”。

  “我们住的是老旧小区,但现在安装了路灯、健身器材,没事下楼跟老伙伴们一起活动,很方便。”马斌笑意满满。

  以湟水文化为基础,在辖区创新推出“湟滨睦邻”“湟风童谣”“湟韵诗墙”等六大特色文化活动,打造叫得响的“拜家酿皮”等十多家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老街再现繁荣。居民们参观书画展、制作服饰手工艺品,品尝“千家宴”,共享团结成果,守护乡土文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街道93个防控点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安兴园小区62岁的回族居民马克力木每天奔走于楼院之间,维持采样秩序、入户排查,在他带领下,左邻右舍纷纷加入。

  “从前,一栋楼里的邻居不怎么说话,后来,社区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公益文体活动,居民们互帮互助、越来越熟,”马克力木说,“面对疫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保护家园。”

  “舌尖上的拉面”是一碗致富面、团结面、幸福面

  近年来,青海把“拉面经济”作为海东市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加以扶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走出大山,走向省外大中城市从事拉面餐饮经营活动。

  青海省政府出台推动拉面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海东市财政设立市级拉面产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以该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主要输出地的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在全国31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经营2.93万家拉面店,从业人员达18万。

  为帮助拉面务工人员更快、更好融入当地,青海省政府先后与全国20个省市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协作协议》,海东市在省外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设立88个劳务办事机构,派驻专职工作人员纳入当地民宗部门队伍管理,流入地省市的100余家相关部门专程赴海东市协调对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青海省各级政府将政策法律知识纳入务工人员外出前的创业技能培训中,流入地城市的相关部门降低拉面经营准入门槛,减免相关税费,简化办证手续,开辟证照办理绿色通道。

  同时,青海主动与流入地统战、民宗、公安等部门沟通,将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纳入网格,在星期五聚礼、开斋节、古尔邦节会礼期间,宣传政策、协调事项、维护秩序,并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等生活困难;广州、深圳等城市满足务工人员“入口、入寺、入土”特殊需求,分区分片组建拉面联络员队伍,通过社区民族之家平台加强联谊互动,促进务工人员生活、工作、心理等全方位融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海东市迅速出台拉面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全国各地“拉面人”服从当地管理,主动自觉防控,不返乡、献爱心,凝聚“抗疫”正能量。

  少数民族务工人员踊跃为当地献爱心、捐款捐物、扶危解困:在海口市,化隆籍饭馆老板马吾买日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拉面;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深圳山体滑坡事故中,青海“拉面人”免费提供救灾物资……近年来,青海“拉面人”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海南省“道德模范”、海口市“最美‘拉面人’”、“广州好人”“大连好人”等荣誉。

  城市的包容与开放,为“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的青海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接受城市新发展理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法治意识,勤劳致富能动性被调动;其新生代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体,文化程度更高、融入观更强。

  “拉面经济”让近20万青海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扎根城市,与当地各民族进行广泛直接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互学、互鉴、互助、互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使民族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展现“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画面。

  积极构建“一核多元共治”基层宗教治理新范式

  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悠久,除政府批准的藏传佛教寺庙和僧尼外,尚有2400处“俄康”“吉哇”“嘛呢康”“文昌庙”等民间宗教场所和5900余名“俄华”“居家僧人”等基层民间宗教人员。

  近年来,随着涉藏州县新农村建设、易地安置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群众居住结构、生活空间、生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原有宗教布局被打破,寺庙僧尼服务信众功能弱化,宗教在基层乡村活跃,移民定居区和城镇社区一些新出现的宗教聚会点增加了信教群众负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层村社群众参与民间诵经聚会,成为治理难题。

  为此,青海省委多次深入重点地区调查研究;省委统战部组织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科学研判涉藏基层宗教治理形势,梳理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选择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作为试点,集中治理乱点难点,将民间宗教场所精简优化、纳入乡村治理范畴,消除基层宗教治理“盲区”,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共治”新格局。召开现场推进会,邀请50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交流研讨,总结推广同德实践创新成果。

  “一核多元共治”模式突出党委领导核心和引导、制定、整合、协调作用;明确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卫生防疫、应急消防等政府管理部门权责;发挥纪委巡视、政府职能部门、宗教团体、村“两委”、寺庙民管会、村级宗教联络员等多元主体职能,解决基层宗教治理中主体不明、权责不清问题。

  为完善长效机制,青海省委印发涉藏基层宗教治理意见及民间藏传佛教活动管理办法、制度。同时建立“四级联动管理网络”,明确县乡村社四级管理职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让基层宗教治理的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

  在涉藏乡镇,由一名副书记分管基层宗教工作,设立村党支部统战委员、村委会宗教事务联络员,通过登记审批和联络员管理,将基层宗教活动、场所、人员全部纳入乡村治理范畴,明确“俄康”“吉哇”“嘛呢康”“文昌庙”等民间宗教场所审批管理权限和责任主体,打通基层宗教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还建立起藏传佛教寺庙和基层宗教“双轨并行”管理模式,对藏传佛教寺庙实行片区化管理,实现了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的协同管理转变。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青海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除西藏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分布青海全省,历史上多位高僧大德出生于此,其河湟地区是汉藏佛教交流的“黄金桥”。长久以来,青海藏传佛教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传统深厚。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列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藏传佛教工作,努力“导之”有方、有力、有效。

  具体而言,修订颁布《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政策法规,推进全省涉藏州县建立“一把手”抓宗教工作、党委统一领导宗教事务的“一核多元共治”新格局,完善长效机制。

  青海省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培养宗教人才,每年省级重点培训1200人、省州县乡四级轮训1.2万教职人员;培养选拔一批精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事务、善于联系群众的统战宗教工作干部、宗教团体和院校工作人员;推动藏语系佛学院传统经院式教学和现代学院式教育相融合,注重协调佛学理论、政策法律、文化通识三类课程,落实新型三级学衔制度,强化“拓然巴”培养使用。

  面对僧俗信众,建立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常态机制,开展“民族团结进寺庙”“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庙”等活动,整理史料挖掘佛教教义积极因素,举办爱国爱教典范主题研讨会和展览,表彰服务社会的寺庙和僧尼,帮助他们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据统计,青海宗教界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捐款捐物达4000余万元。

  同时,引导信教群众理性、合理信仰,教育宗教界不增加群众负担,倡导移风易俗、节俭办教。将寺庙作为基层单位、宗教人员作为普通公民,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坚持落实惠寺利僧政策,解决寺庙水电路网讯、地质灾害、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困难,均等化全覆盖提供僧尼养老、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保护宗教文物和古籍文献。

  在寺庙内部强化管理,创新实践共同、协助、自主三种管理模式,做好活佛转世工作,加大寺庙财务监管力度,形成了依法管理、社会管理、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宗教事务管理格局。与时俱进阐释教义教规,加强宗教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研究,适应现代化学经教育、内部管理,改进教规戒律内部制度和礼仪习俗。

  青海藏传佛教工作涵盖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僧俗信众、寺庙管理各方面,形成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整体路径,亦为藏传佛教健康传承提供保障。

【编辑:李岩】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