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

2008年04月04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4月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刊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暨孔子学院院长刘宏的文章《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文章说,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虽然将中国妖魔化的倾向依旧存在,总的来讲,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变得较为正面、多元和平衡,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也逐渐意识到中国发展模式可能为世界带来某种启迪。

  该文转载如下:

  我们生活在一个所谓“世界是平的”时代,全球化所带来的人口、资金、观念的大规模移动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民族国家主导性思维,充分意识到来自国界之外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内部社会与经济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亚洲周刊》不久前的封面专题为“中国的新加坡梦”,从制度和观念的层面探讨了近30年来新加坡模式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这让人想起数年前该周刊发表的题为“中国新移民改变新加坡”的封面专题,它们从不同角度凸显了当代中国与世界不可分割的命运以及这种互动的后果。

  英国制造与中国消费

  中国融入世界的轨迹在西方显而易见。据BBC 电视台报道,英国制造的豪华轿车宾利(Bentley)在中国的销售量比一年前增长了93%, 远远快于英国本土的7%的增长率。宾利是世界顶级的豪华车,在英国的售价介于15万英镑到50万英镑之间,在中国的价格则从300万人民币到1200万人民币。电台评论员表示,即使这样高昂的价格,厂商也不用担心没有买家。他说:“忘了经济衰退这回事吧,只要看看中国。”

  宾利进入中国大陆还不到6年,但它在中国的销售量早已超过了日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市场销量也比香港还多。它希望在未来一年内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或第四大的市场。和其他来自欧美的名牌商品一样,宾利在中国的际遇得益于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产品的声誉和质量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宾利汽车厂建于1912年,过去近一个世纪来曾经先后易手于劳莱斯勒和大众等公司,但它仍被视为100%的英国产品,完全在当地制作。宾利秉承传统的人手工艺,从车身外观和色泽、皮革到内饰陪衬都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只要客户愿意掏腰包。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天价的宾利在中国的热销并没有任何直接意义,可能只会造成更多的关于社会分化和贫富悬殊的联想。毫无疑问,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迅猛发展造就了一批富豪,他们成为包括宾利在内的西方名贵产品的拥戴者,也是世界所有豪华品制造商积极登陆大陆市场的主要原因。据宾利中国总经理介绍,国外宾利车主大多为政府高官、皇室显贵或者第二代富豪,而95%的国内买主为私人企业主,年纪普遍在三四十岁,从事房地产、金融等新兴高增长的行业。

  如果说顶级西方名牌商品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受益者是少数“先富起来”的人,那么,反向的商品流动在英国则造福了大批的中下层民众。英国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了一份颇有意思的报告,比较英国家庭2006年和1957年的日常生活支出。调查显示,半个世纪前每户家庭每周平均花费1.2镑,即总开支的8.7%,在房费上。而2006年该项消费升至85.4镑,相当于19%。同时,人们更乐意把钱花在房屋改建和内部装修上。全英去年每周花费7亿5000万镑,用于地毯、沙发、花园装修和其他装修产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世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但英国人食品开支比例在过去50年里却大幅下滑。 1957年,英国平均每户的食品花费占每周开支的30%,而今食品开支仅占家庭开支的15%。比例大幅下降的消费项目还包括烟草、服装及鞋袜。 1957年烟草是家庭消费第二大开支,约87便士,相当于今天物价的83.88镑。而去年平均每家每周仅消费4.6镑烟草,即不到1包香烟。服装鞋袜开支也从10%下降至5%。

  英国家庭日用消费品支出比例在半个世纪的变化其实是商品和人口流动全球化的一个缩影。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廉价日用品(如服装)占据了西方国家超市中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东欧劳工在英国农场的工作则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西方的普通消费者直接受益。

  另一方面,虽然西方名牌在中国的使用者不断增加,在西方硬件进入中国的同时,西方的软件是否也随之进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国内许多城市,行人在过斑马线时要为汽车让道,而非相反?为什么人行绿灯明明在亮着,行人还要躲闪右转的汽车?也许,普通民众不奢望拥有进口名车,但是他们有权要求自己的权益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模式与西方的历史和现实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虽然将中国妖魔化的倾向依旧存在,总的来讲,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变得较为正面、多元和平衡,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也逐渐意识到中国发展模式可能为世界带来某种启迪。

  [1]  [2]  [下一页]

编辑:余瑞冬】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