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瞭望》新闻周刊:30年30个注释(3)

2008年12月18日 08: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注释二十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条道路,构成了最适合我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点和优势的制度安排,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

  这其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对于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要求,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积极稳妥,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七大从我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对深化政治体制政革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

  注释二十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经过不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现已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已做到有法可依,国家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注释二十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内在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二十四:

  加快推进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二,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四,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五,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第六,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注释二十五: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实现公平正义,就是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看,我国近30年来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注释二十六:

  “一国两制”方针

  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以这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照顾到各方利益,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也得到改善和发展。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祖国统一最现实、最合理的途径,也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创了港澳两地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通过外交谈判并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的新贡献。

  注释二十七:

  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战略思想。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就是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着眼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落实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注释二十八: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对外工作各项方针原则的高度凝炼和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指针。独立自主,就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确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独立自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注释二十九:

  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七大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注释三十: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旗帜必须鲜明,态度必须坚决,工作必须锲而不舍。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治本为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2005年1月,党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5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工作规划》的颁布,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上一页] [1] [2] [3]

编辑:唐伟杰】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