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旱灾不亚于经济危机 河南小麦仍可能增产(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称旱灾不亚于经济危机 河南小麦仍可能增产(2)
2009年02月11日 16:02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谈建议

  每亩最好浇水20方~50方

  记者:说起浇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许为钢(笑):农民比我们更会种地,只是细节上需要把握更好一些。日平均气温高于3摄氏度时浇水,并及时追加速效氮肥,这是效果最佳的浇水方式,而在一天中的最好的浇水时间是10时到15时。

  记者:您刚才不是说日夜都可以灌溉吗?

  许为钢:上面说的是最佳的方式,之前说的是可以灌溉,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比方说一块地不是太旱,就可按照最佳时间来浇水,但旱情不等人,一块地都旱得快要死了,我们还要等最佳吗?再者说,河南基本所有的地方都达到平均气温3摄氏度以上了。

  按照现在的旱情来说,每亩最少要保证20立方米以上的水,最少也不能低于15立方米,但每亩最好不要高于50立方米。

  记者:那追肥是不是也要有所注意呢?

  许为钢:要抓住2月上中旬半个月左右的有限时间,采取肥水齐攻的办法,促进三类苗转化升级。尚未拔节的冻害田块,根据受害程度不同,每亩可追尿素2.5公斤到7.5公斤。已拔节的可追2.5公斤到10公斤尿素,促使发新蘖,早发蘖,多发蘖。 豫南等温度升高过快的地方还得注意防病。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哪怕同一个村,不同地块的情况也不一样,农民最好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谈责任

  别指望麦种来抵御特大旱灾

  记者:豫东的很多农民把矛头对准了某一麦种,认为它的抗旱能力不强。

  许为钢:我只能说:旱灾不是某人、某麦种造成的,从全省小麦分布来看,豫北一般是抗倒伏的麦种较多,豫西则更注重抗旱,豫南温度高抗病虫害的麦种较受欢迎,豫东可选择的麦种比较全一些。能抗旱的麦种确实有一定的抗旱效果,但你指望麦种来抵御这样几十年一遇的旱灾,对不起,我们的科技还达不到那种水平。

  记者:在干旱这场天灾里,人为的技术因素能影响小麦最终产量吗?

  许为钢:这是肯定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干旱和低温对迟播田块和弱苗田块影响较大,对根系发育好的田块影响较小。同样的旱情,凡是整地质量高的田块,苗情普遍较好;凡是高产创建示范片田块,苗情均好于其他田块;凡是遇旱后浇过水的田块,苗情均有所好转。

  记者:我明白您的意思:黄苗、死苗现象当然主因是干旱。

  许为钢:是的,但传统的耕作方式也有一些责任。比如播种方式,近几年北方大部分地区旋耕和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旋耕后不平整、镇压一下,造成耕层土壤悬松。一方面,通气透风,土壤水分散失快;另一方面,没有浇灌越冬水的田块,不能严实封冻,小麦根系吊在干土层中,易受冻害。

  另外,秸秆的粉碎不充分也容易造成土壤悬松,加重旱情。

  谈损失

  政府会对农民进行补贴的

  记者:镇压一下,我的理解就是压实吗?农民怎么不愿意做呢?

  许为钢:其实不费劲,用小拖拉机拖着铁磙子在地里磙两遍就可以了。各地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连播种带镇压,每亩地可能要多收10块钱,这样一来,农民镇压的积极性就受挫了。

  记者:就没有解决办法吗?

  许为钢:我认为,在一些重要技术上,政府应该有一定补贴,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积极性,推动技术普及。另外,像今年的严重干旱,政府也要对农民有补贴。在一些地方,农民以前浇一亩地,柴油、水费加起来成本是25~30元,现在持续干旱,土地吃水量大,浇一亩地要50元以上,很多农民已经吃不消了,希望国家能补贴一点,一亩地补10元就能减轻农民压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记者:您觉得政府会补贴那些受到旱灾影响的农民吗?

  许为钢:如果受损过大,还会损害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相信政府不会不管他们。

  谈得失

  全民抗旱增强凝聚力

  记者:从今年的旱灾,我们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呢?

  许为钢:可能近些年黄淮海地区雨水相对充沛,所以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好在这个区域地下水位都很浅,打个几十米就能见水。希望财政能在这里倾斜一下,一来保证生产用水,缓解旱情;二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您的意思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得政府多掏钱?

  许为钢:不仅如此,还应该加大对小型农业机械的补助,因为现在的政府的补助只针对大型机械,如果现在一个家庭能有一个抽水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让农民一下拿出一大笔钱来添置机器,显然也有点困难,政府适当补贴一点,即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对今年抗旱和往后的粮食增产都有好处。

  记者:旱灾让我们学会了哪些东西呢?

  许为钢:它毕竟是灾害,谈它带来的好处似乎不太合适,只能说要正反两方面的来看旱灾,它确实带来了灾害,但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有利于以后的粮食生产;同时,从上到下的一次全面抗旱运动,也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政府的号召力。(河南商报)(记者 陈松 文/图)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