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档案解密:毛泽东为何要跟苏联算领土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交档案解密:毛泽东为何要跟苏联算领土账
2009年04月07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临近1964年7月,中苏边界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此后急转直下。一个重要原因是,苏方拒绝同意中方关于承认19世纪沙皇俄国与中国签署的所有边界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此时,陷入困境的毛泽东采用了一种外交策略:主动使局势尖锐化,使当事一方失去镇静,迫使其紧张起来,然后,再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结果引起苏方强烈反弹,双方关系陷入僵局。

  外交部最新公布的解密档案中,一份题为《毛主席关于苏联划别国领土太多的谈话》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本刊记者/韩永

  1964年上半年,从东交民巷40号中苏边界谈判会场,不时传出一些缓和的信号。朱瑞真感觉到,在过去几年趋于紧张的中苏边界问题,或将迎来一个美好的结局。

  朱瑞真时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俄语翻译。到了六七月份,谈判的气氛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松。7月1日,中方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余湛向苏方提出建议,先到北戴河疗养地休息一两周,边界问题回头再议。

  双方沉浸在轻松的气氛里,这时,毛泽东发表了一个讲话,使得这场谈判的调子急转直下。谈话发表时,中苏代表团的很多成员还尽情徜徉在北戴河的温泉里。

  2008年11月,外交部开放了第三批1961年到1965年的解密档案。毛泽东的这份讲话,正在解密之列。

  谈判“触礁”

  讲话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苏联占领其他国家领土的问题。这份编号为“外发(64)午760号”的档案显示,7月10日,毛主席在接见日本社会党人时,有一日本代表提出,日本的千岛群岛被苏联占领,日方要求归还,想知道毛主席对此问题的看法。毛泽东发表了一席讲话,被很多人称为“要跟苏联算领土账”。

  档案是1964年7月28日外交部发给各驻外使馆、代办处的一份外交通报。在档案中,“主席说: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就让外蒙古名义上独立,名义上从中国划出去,实际上就是受苏联控制。外蒙古的领土,比你们千岛的面积要大得多。我们曾经提过把外蒙古归还中国是不是可以,他们说不可以……有人说,他们还要把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划过去。他们在边境增加了兵力。我的意见就是都不要划。苏联领土已经够大了。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两亿。你们日本人口有一亿,可是面积只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一百多年以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所以你们那个千岛群岛,对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应当还给你们的。”

  这话传到苏方代表团耳朵里,已经是3天之后的事了。7月13日,日本的3家主流报纸对毛泽东的讲话在显著的位置刊登,随后迅速在全世界传开。

  泽里亚诺夫上将感觉不可思议。作为苏方代表团团长,5月初,他曾专门飞返莫斯科,向赫鲁晓夫阐述苏方代表团的意见,并获得首肯。这个意见是:必须在根据条约划定边界和解决边界全线问题上迎合中国。

  这已经是苏方作出的很大让步。根据沈志华主编的《中苏关系史纲》的记述,会谈刚刚开始时,苏方并不认为这是一场解决边界全线问题的谈判,只是就中苏边界的“某些地段”因“勘界已经过去多年,地形难免有些变化”,需要进行磋商。于是,在2月25日会谈开始时,中苏双方的对外宣传口径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差异:中方宣布: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开始了。苏方则宣布:关于“某些地段”的磋商开始了。

  苏方一开始也不认可中方提出的以条约线作为划界唯一基础的提法。他们提出了一个“三条线”论,除了条约线外,还有实际控制线和历史形成线。对苏方来说,这两条线都大大越过了条约线。

  来北京之前,赫鲁晓夫对泽里亚诺夫耳提面命,让其避免陷入意识形态论战的泥潭。为此甚至不惜在上述两个问题上作出一些让步。

  在此之前,中苏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混战了三四年,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在两党的相互攻讦中渐行渐远。

  苏方的这一态度,也得到了中方的积极回应。于是,这场谈判开始走出意识形态论战的沟壑,很快就东段边界的绝大部分走向达成了一致。据《中苏关系史纲》记载,双方同意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的地段,以两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为界。中国一侧的400多个争议岛屿,以及约600平方公里的争议水面划归中国。珍宝岛等岛屿均归属中国。

  双方代表团都沉浸在一种就要水到渠成的轻松气氛中。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足以导致人仰船翻的“暗礁”,就是不平等条约问题。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