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网友调查假茅台风波 驻京办称代家乡企业购买(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河南网友调查假茅台风波 驻京办称代家乡企业购买(2)
2009年04月16日 11:06 来源:郑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驻京办人员的宿舍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4月14日16时,“汉魏风骨”以《茅台事件的前世今生,就茅台事件汉魏亲赴北京探访事实真相,驻京办给予了通力协助与真诚沟通》为标题,将帖子发在大河网论坛“名城许昌”上,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假茅台风波始末。

  “汉魏风骨”告诉《郑州晚报》记者,经调查得知,当时两驻京办一共代购了9箱茅台,许昌办事处委托购买了4箱,发票开具的都是两家购酒企业的名称,驻京办确实是代购。“汉魏风骨”专门就此向许昌两家企业打电话求证,“企业承认确有此事”。

  风波带来的压力

  驻京办表示不会开脱责任,就此事乐意接受网友质问

  除了“是否代购”的争议外,网友还有一个问题,驻京办的经费问题。“汉魏风骨”说,作为一个普通的驻京联络处,工作并不像大家想像中那样充满了神秘和奢侈,许昌驻京办拥挤的办公环境,简陋的基础设施配置和县城里的小旅社差不多。

  这是一幢两层小楼,并不起眼,院子里大概有10平方米,能勉强停下一部车,许昌驻京办周主任的办公室是间大概有20平方米大小的屋子,生活办公在一起。

  “汉魏风骨”调查发现,许昌驻京办在接待上一直用的是家乡酒厂出的酒,口感、味道都不错,只不过名气没有茅台大,价格也就几十元一瓶。

  许昌驻京联络处一共10名工作人员,主要是增进上下级的协调交流,现在新增了一项职能,给许昌在北京打工的人进行维权。

  在今年春节期间,许昌襄城县进京务工人员中,曾有三口人在租住地因取暖煤气中毒不治身亡,许昌驻京办为此事奔波多日,终于为受害人讨回公道,获得赔偿金40万元左右。无独有偶,今年春节,北京东城区再次发生煤气中毒死亡事件,受害人为许昌县人,一家四口,一对中年夫妻以及一对学龄子女不治身亡。由于被害人没有同租赁方签订住房协议,许昌驻京办主任为此事更是不遗余力地奔波周旋,最终为受害人讨回公道。

  “事已至此,我想作为事件本身当事人,难逃一些责任,诚挚向广大网友致歉。感谢大家的批评和指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错误是因为我太重感情的因素所致,如果不是有老家的朋友和企业委托,我也不会去过问此事。我们驻京办不会为自己开脱责任,就此事我们乐意接受网友质问。”周主任说。

  风波后的反思

  对于借公务支出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和管制

  反思“假茅台风波”,我们不难发现,从头至尾,事件的主角没有及时出来进行合理解释,也没有出具相关的票据证明,而使得两家驻京办陷入了舆论的“狂轰滥炸”中。

  在互联网社会,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传播,任何个案都有可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并被公众赋予更高的意义。对个案处理不重视,伤及的是政府公信力。

  “假茅台风波”背后,折射的另一个方面是公众对于“公务招待阳光化”的关注,公务支出缺乏公开透明,缺乏有效监督,缺乏成本核算,缺乏效益评估,这是公众关注“假茅台风波”背后的真问题。因此,对于借公务支出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光靠“不准”、“严禁”之类的强调还不够,更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比如,限定行政成本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公务支出的审计和监督。监督不仅来自职能部门,也应当让社会参与,要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晚报记者 王战龙 文/图)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