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7-5事件中新疆艺术学院的“保卫战”(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乌鲁木齐7-5事件中新疆艺术学院的“保卫战”(4)
2009年07月28日 09:14 来源:新京报   【字体:↑大 ↓小

  团结之魂

  几千学生属于21个名族,近千名教职员工分属14个民族,“团结”始终排在该校校训第一位

  “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三股势力和分裂恐怖组织重点的渗透对象是高校。”多年从事高校保卫工作的许培说,高校的维稳工作因此尤为重要。

  他介绍,去年12月到今年初,“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暴力恐怖势力)一直试图往高校散发传单,高校也一直保持高度戒备。

  新疆艺术学院有学生4000余人,由21个民族组成,教职员工近千人,14个民族组成。7·5事件中没出现学生伤亡,也没有学生被卷入事件。

  张健说,在这个多民族集体中,“团结”始终排在校训第一位。创校50余年的新疆艺术学院,立校宗旨是“民族团结,教书育人”。

  学校印发《维吾尔语日常用语学习手册》,鼓励汉族学生学维语。还通过民汉班级结对子,民汉宿舍结对子等方式,加强不同民族学生的沟通和友谊。

  张健介绍,该校多年来坚持每两周开一次全校主题班会(内容主要围绕民族团结),统一思想认识。学生提交讨论稿,然后自由辩论,“理越辩越明”。

  6月28日,学校刚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内容是认清“三股势力”真面目。

  音乐系2008民族班班主任李辉介绍,那次主题班会,音乐系的系主任热扎克亲自主持,他通过图片和实证材料,向同学们揭露“伊扎布特”组织真面目,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

  张健认为,正是这次及时扎实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很好认清“三股势力”,从而在7·5事件中保持了稳定。

  主题班会外,学校还设有学生信息员制度。张健说,全院共有100多名学生信息员,汉族和其他民族各半,分别由学生处一名民族老师和一名汉族老师领导。他们分布在各系部和各宿舍楼,他们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汇报。7月3日晚发现学生有浏览极端言论网站的,便是一名信息员。

  此外,学生组织“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平时肩负倡导民族团结、化解学生矛盾的职责。这次事件中,该组织35名成员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带头稳定同学情绪,帮助师生间沟通,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张健看来,学校长期团结教育和制度建设之外,学校民汉师生之间长期相濡以沫的友谊更为宝贵。

  在新疆艺院,民汉一起过节也是一大特色。该校宣传部长乌拉音·克里木介绍,每年穆斯林的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汉族师生也放同样长时间的假。学校会组织汉族同事到其他民族同事家串门,贺节,加深友谊;而每年春节,其他民族的同事也放假,组织到汉族同事家里拜年。

  7·5事件前,5日下午时,张健等12名老师被派到广场去查看有没有学院的学生参与集会。当晚他们被暴徒追砍,9个维族同事把3个汉族同事紧紧包在中间,一路奔逃躲避。其间,张健被冲散10多米,一位维族同事冒着生命危险冲过去把他拉回到维族同事的护卫圈。

  “汉族同事平时和我们亲如兄弟,危急时刻自己的兄弟能不保护吗?”事后,保护了张健他们的新疆艺术学院保卫处处长助理买买提·阿不都热依木说。

  7·5事件过后,新疆艺术学院作为维稳典型,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肯定。

  7月8日,尔肯江·吐拉洪在该院的调研座谈会上说,“艺术学院地处敏感复杂地段,心里一直放心不下”,而他看到总体情况良好,“保持了校园稳定,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 新闻背景

  【维稳样本】

  新疆艺术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新疆艺术学校。目前有学生4000余人,由21个民族组成,教职员工近千人,由14个民族组成。

  乌鲁木齐暴力事件中,新疆艺术学院处在5大重灾区:二道桥、山西巷、大湾、赛马场和黑甲山的包围之中。学校在事件中未发生一起影响稳定的事件。

  □记者 杨万国 乌鲁木齐报道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