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水工程实现跨越:从引滦入津到南水北调(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调水工程实现跨越:从引滦入津到南水北调(3)
2009年08月26日 14:17 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坚定治污的信心:科技支撑关系民生的综合性生态工程

  “以往国内的调水项目如引滦入津等,绝大多是单一目标,有的以农业灌溉为目标,有的以生活用水为目标。”但在张基尧看来,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多目标的,不仅是水资源配置工程,更是一个造福人民的综合性生态工程。工程实施后,将极大地提高受水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的能力,向沿线城市供水,同时把城市侵占的一部分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偿还给农业和生态。在某种意义上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同时,还涉及社会层面的征地移民、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及文物保护等。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在南水北调领域的生动实践。

  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科技,多种现实挑战交错在一起,为此,张基尧如履薄冰。“我们要着力理念和体制创新,着力探索和研究国外调水工程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处理好调水工程和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一方面严格执行“三先三后”原则,另一方面加大了水污染治理的力度,专门编制了东线水污染防治和中线丹江口库区上游水污染及水土保持规划,并着手实施。

  例如东线治污线路要经过山东南四湖,由于周边水质差,国内专家把南四湖的治理称为“世界第一难”。张基尧回忆说,当初有人建议,干脆就是修个渠道绕过去,不从湖里走。“‘绕过去’能解决南水北调本身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全国水污染治理的问题”,张基尧说,“南水北调就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治污,如果我们都解决不了,大家何来信心?”

  东线为满足调水水质要求,安排治污项目426项,投入140亿元,通过坚持“治、用、保”并举,综合治理流域污染,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张基尧笑称自己有了底气和信心。

  调水与治污,正是对综合国力的检验。南水北调工程在规划阶段的投资额近5000亿元,国家批复的可研阶段东、中线一期工程的投资达2546亿元。

  “如果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或者十年前,我国经济和技术实力难以支撑这么浩大的工程。但现在我们可以说,全世界水利工程的科技前沿都在中国。”张基尧告诉记者,每次出国,国外同行都非常羡慕他,羡慕中国综合国力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羡慕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推动了世界水利科技的进步,而中国的科学家更是受益其中。(陈磊)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