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浙江变革史:市县“过海”各显神通(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辉煌60年浙江变革史:市县“过海”各显神通(3)
2009年09月24日 1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经济缩影:瑞安

  小武是瑞安众多民营企业家中的一员。拥有一家具有上千万产值的企业,并不能使他有太多骄傲的资本。因为,这里有太多富裕的企业家。

  据悉,到2008年底,瑞安市民营企业总数近2.6万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占全市企业数和产值的比例均达99%以上,上缴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80%以上,其中有100家民营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

  瑞安市副市长方晖表示,民营经济是瑞安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民营经济发展大体上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家庭工业、发展专业市场。主要特征为‘小商品、大市场’。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率先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主要特征为‘小资本、大合作’。第三阶段,从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到党的十五大,开展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主要特征为‘重质量、塑形象’。第四阶段,党的十五大以后,进入由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为‘重创新、上水平’。第五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战略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特征为‘增活力、强实力’。”

  “现在是背水一战!”方晖表示,去年10月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瑞安市的工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不能坐等天亮,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够度过难关。”

  方晖告诉记者,政府高招频出为民营企业解困金融危机,再度创造了一个“温州式神话”。“首先是帮助企业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我们筛选确定了116个工业项目,建立健全挂钩联系、分类指导等制度,全力以赴帮助解决政策处理难、项目进场难等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其次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问题。政府研究制订工业用地招拍挂具体办法,明确地块的产业定位,科学确定建筑容积率、投资强度、环评要求、建设时间、产出效益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限制工业地价,力争让科技高度、投资强度、经济密度、品牌知名度、安全生产放心度好的项目用地优先得到保障。今年以来已出让工业地块37宗977亩。今年全年力争推出工业用地3000亩。第三是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积极引进民生、深圳发展银行在瑞安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增加地方信贷资金总量。深入企业了解融资情况,去年底和今年年初帮助198家企业牵手各大银行,为这批争取到38亿元的贷款。今年4月份,又专门组织召开“金融服务地方经济推进周”活动,搭建银企、银项、银农合作对接平台,银企合作这块共有3753家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意向,企业获得授信贷款总额达402.0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授信1271家280.99亿元,小企业工商户2395家110.64亿元,农业龙头企业87个10.4亿元)。”

  方晖称,政府还要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政府要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开辟重点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全程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基建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81个工作日压缩为40个工作日,外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由几个月限压缩为24个工作日,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由13个工作日限压缩为1个工作日。创新服务方式,对拟上市的公司提出的各类问题,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联合踏勘、集中审批,服务提速提效。第五是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水平。”

   “最后是着力培育工业转型升级排头兵企业。”方晖表示,瑞安研究制订了《瑞安市工业转型升级排头兵企业评选办法》,筛选大企业大集团和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共100多家作为转型升级的标兵来培育,将要素、资源优先配置给这些企业。“政府鼓励其通过内部整合、产业链整合、民外合璧等途径做强做大,积极发挥转型升级的示范带动作用。”

  结语:各显神通

  辉煌六十年,浙江人民流过泪,也尝过甜头。在稍纵即逝的时机面前,他们把握住了机会,才有了今天繁荣富强的浙江。

  富阳的分类考核制度,让各个乡镇寻找自己的特点,走自己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小见大,今天的浙江各县市发展历程,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从可持续性发展出发,浙江走出了自己丰富绚丽的发展史,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翘首以待,期待另一个十年,期待十年后再聚浙江的辉煌。(完)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