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专家吁加快立法步伐(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专家吁加快立法步伐(2)
2009年12月07日 13:4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技术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近年来,国内电信网络已由过去单一的语音交换网络,逐步演进为一个可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性网络。IP技术成为电信网络的核心。

  据吕军介绍,IP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电信业务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但基于IP技术的网络有其先天缺陷,开放的网络形式引入了IP技术特有的安全威胁,传统电信网封闭性受到破坏。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灵活的网络配置、降低成本,电信设备功能逐渐趋于软件化,很多传统电信设备功能被移植到计算机系统中,一些专用板卡和设备的功能被软件系统所替代。设备软件化引入新的安全威胁,例如,病毒、木马、蠕虫具备了生存环境;复杂的操作系统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公开的操作系统安全漏洞以及开放的远程端口易被恶意人员利用,等等。

  随着3G网络IP化、宽带化建设进程的完成,使得移动网络也将面临与互联网类似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用户终端种类的多样化,手机、PDA、计算机等都可直接接入3G网络,给恶意攻击者提供了更多灵活的接入方式和强大的终端能力。另外,3G网络可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内容,用户能够灵活地上传和下载各种数据、语音、多媒体业务,基于业务内容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将随之出现。吕军指出,3G应用所带来的安全威胁远远大于2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

  当前,电信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融合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业务形式越来越丰富,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例如: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业务可能造成个人账号被窃和网上欺诈;网上社区、手机交友、虚拟世界可能引发虚拟犯罪、国家或商业机密泄露;而网络视频、个人博客等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为非法、色情内容的大面积扩散提供了新的渠道。

  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报告,2009年7至9月份连续3个月,我国垃圾和不良信息举报数量持续走高,仅9月份就收到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12万多起,其中互联网24000起,移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加起来近10万起。

  垃圾邮件、垃圾短信、色情、骚扰电话等垃圾与不良信息,在占用大量通信资源、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同时,更伴随着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据吕军提供的数据,全国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突破10亿。2008年全年有记录可查的骚扰电话数量就超过了9000万次,而未被发现的骚扰电话数量据估计至少超过2亿次。在一些特定时期,骚扰电话被作为一种技术攻击手段,干扰国内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开展。

  信息骚扰从互联网向传统电信网络转移,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动态。吕军解释说,由于传统电话网络通信的实时性、安全性需求高,用户的信息和通信内容受法律保护,如何在用户无感的前提下,在海量的电话通信信息中找到骚扰电话并进行实时拦截处理,同时又使技术方案易于部署、快速灵活,不影响电信网络正常业务的进行,成为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新主题。

  加快信息安全立法是当务之急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网络健康发展和有效管理被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完善的法律基础是促进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条件。美国、俄罗斯、欧洲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大批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法律法规,网络和信息安全得到普遍重视。尤其是美国,依托立法,将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围绕网络和信息安全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战略。

  近年来,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行信息安全改革,在战略上,把信息安全作为“核”和“太空”之外的第三种网络威慑力量;在技术上,大力度宣传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WINDOWS7等新系统、新技术、新概念。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从总体上看,我国自2003年出台第一部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以来,其间除了2005年颁布的信息安全领域内第一部法律《电子签名法》外,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主要依赖于中央和各部委陆续出台的管理政策、文件进行指导,尚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进,法律制定方面的严重滞后,已对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化、产业化带来不利影响。吕军认为,这种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而且带来的效果和回报也是隐性的,在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情况下,企业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动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也缺少法律依据。因此,建立法律和法规体系是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当务之急,也是国家信息化战略长期、科学有效实施的基础保障。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