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专家吁加快立法步伐(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专家吁加快立法步伐(3)
2009年12月07日 13:4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可控能力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中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可控能力,这已成为多方共识。9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2009国家部委及各级政府、国有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峰会”上,与会的150多名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政府官员以及金融、电信、经济管理等研究者,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共同的忧虑:目前我国金融、电力、能源、电信等重要行业和信息基础设施中采用的中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服务仍严重依赖国外,难以做到“自主”,这是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潜在的风险之一。其实,前一阶段国外炒作的IC卡安全问题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微软的“黑屏事件”,已敲响警钟了。

  中国是通信大国、网络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但国际互联网的“根”并不在中国,中国信息系统建设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关键芯片和核心软件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若一直由国外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不仅民族产业发展受阻,国家通信安全也将面临威胁。因而,开发并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是保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代表的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和组织符合安全保密资质的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无论是在设备研发是在技术解决方案制定上都取得了进展,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自主、可控的实用技术和产品。例如,针对日益严重的电话骚扰难题,新近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终端电话网安全防护系统”,被认为“在电话信息溯源和识别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初步解决了电话网通信安全方面的一些难题。”

  据吕军介绍,“终端型电话网安全防护系统”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与北京鹏博士安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面向被叫用户的防范技术。该系统曾被用于奥运安保的前期防范工程,设备基本稳定,防范效果较为明显。经过一年多更大范围的实际应用,证明其屏蔽和拦截非法的语音骚扰效果显著。

  据了解,我国信息安全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种类齐全、品种众多的完整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秀品牌。目前,国内有专门从事信息安全产业的企业1300家以上,其中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占30%左右。但从产业整体实力看,尚不足以与强国匹敌。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的最新测评结果,目前信息安全产品的三个新问题较为普遍:贴牌生产过程中,其实只是将外来产品包装直接换掉和把软件界面汉化;“借用”别的产品的软件模块;只是将源代码改头换面,实际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三个新问题会产生相应的信息安全漏洞。

  漏洞是信息技术、产品、系统在设计、实现、配置、运行等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产生的缺陷。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专家提供的材料,近年来国内大量的网络泄密窃密案件及其他信息安全问题均与漏洞的存在相关。为有效防范“漏洞”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损害,11月3日我国信息安全“国家漏洞库”正式投入运行,并对外开展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服务。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吴世忠介绍,“国家漏洞库”的建设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不分国界地收集漏洞数据和一些补丁措施等信息并及时发布,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并解决自己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漏洞库也可提供一些宏观态势的基础分析数据。

  “其实,这正是朝着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的方向去努力”,吴世忠认为,信息技术和产品,能自主的就要千方百计地推进自主,不能自主的,就必须保证其是可知可控的,也就是说,要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风险和隐患、漏洞和问题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招、控制有数”。

  信息安全问题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广凸显其重要地位。信息安全不仅给国家信息化进程带来现实的挑战,而且基于信息网络的渗透、攻防、电子战等概念,也影响到国防安全,给国家与国家之间带来新的竞争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多位从事信息安全研究的专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应发挥主导和指导作用,形成政府多级联动机制,指导、监督、管理各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营企业,避免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演变为工程、项目等短期行为,推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由事件驱动向长效机制转变。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