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专家韩晓平:中国在减排方面尽了最大努力(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能源专家韩晓平:中国在减排方面尽了最大努力(5)
2009年12月12日 04:38 来源:央视《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早在2006年,国内第一个钢铁行业的CDM项目由南钢股份与意大利碳基金完成交易,意大利碳基金将分十年时间,购买约65万吨减排量,转让价格不低于每吨6.25美元。

  还是在钢铁行业,去年1月份,上海宝钢与英国瑞碳有限公司,与瑞士信贷国际集团联合签署协议,宝钢利用钢铁厂高炉煤气的余热发电以替代部分燃煤发电,从而使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约150万吨。瑞碳公司和瑞士信贷为获得减排量需要为此付出6000万至7000万欧元的项目投资。

  与此同时,像森林碳汇这样的绝对减排项目也在跃跃欲试。在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与香港低碳亚洲公司签订减排量贸易协议,首批约5万吨排放量将在2012年通过认证后进入国际市场销售。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12月8日,远在哥本哈根的一份《中国企业界哥本哈根宣言》,也承诺推动设立企业减排目标。宣言指出,希望国际社会构建法律和财政政策框架,支持企业的低碳努力。

  主持人:

  看完了刚才这个短片之后,可能很多人对于这方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像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他是一个政府行为,还是一个企业行为,还是一个协会行为?

  韩晓平:

  他实际上是民间的一个行为,是一个商业行为,他实际上也不叫碳排放,他实际上叫排放交易所,类似北京有环境交易所,上海有类似的交易机制。

  他们实际上也不仅仅是为了碳,比如在十一五节能减排中还有二氧化硫,还有COD,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把他量化,然后进入市场交易的。比如一个企业完成了,完成的很好,比如你要求他减少10%,他减少了20%,另一个企业完成了5%,他要想完成这个指标怎么办呢?他就应该向另一个企业,就是完成好的企业来购买这个量,来弥补自己,中和自己没有完成的指标。

  主持人:

  就是总量在一定的情况下,谁多了,谁小了,中和一下。

  韩晓平:

  对,中和一下。

  主持人:

  这样的民间一个探索,他们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经验呢?

  韩晓平:

  他们实际上想利用市场化的机制解决碳交易或者排放权交易中一些弥补企业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为做得好的企业一定是投入更多的企业,他应得到更多的补偿,做得不好的企业投入的不多,他就应该给那些做的好的企业更多的补偿,所以这样社会上能够形成一种经济上的平衡,他们也想通过这种来摸索一个道路,来试试中国有哪些方式更可以使用,通过这些新的机制、新的制度来解决中国的排放问题。

  主持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